一般来说,胸痛在临床是很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且引起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如:外伤、炎症、肿瘤及某些理化因素所致组织损伤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公分布在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未梢,均可引起胸痛。
根据胸痛的部位以及疼痛的程度,医生会有一个简单的判断。那么,如何确诊,医生还会通过一些辅助检查手段查找诱因,那么具体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一、体格检查
胸壁疾患由视诊,触诊即可确定。
而胸内脏器疾患则须详细体格详细,视诊单侧胸廓饮满应想到胸腔积液。
叩诊浊音或实音应考虑到肺炎,肺梗死,肺癌,胸膜间皮瘤;
叩诊鼓音则考虑气胸。
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者心界正常或增大,心率增快听诊有异常发现等。
腹部脏器疾患则有相应腹部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是例行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2、痰的细菌学检查:可以确定肺炎及肺结核的病原菌。
3、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4、脑腔及心包腔穿刺液的化验及细胞学检查。
5、血尿肌红蛋白增高、血清心肌酶增高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三、器械检查
胸腔内脏器官疾患需借助有关的器械检查确定诊断。
1、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2、超声心动图:对心包积液的诊断及观察积液量有重要意义,肯定瓣膜病诊断。
3、胸部X线检查:在胸部疾患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X线检查可显示计多胸部病变的影像,作为病变的诊断依据如肺炎,肺结核,肺梗死,肺癌,胸膜病变,气胸等。
4、胸部CT检查: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诊断准备性和敏感性甚高,CT是横断面显示胸部断面图像,对纵隔旁,横膈周围及胸膜下病灶的显示效果良好,常能区别血管,脂肪,水及各种软组织密度的病变;常用于纵隔病变肺门增大的鉴别。
5、胸部MRI检查:肺内微小病灶及胸膜病变,MRI检查具有能冠状面和矢状面断层成像。并对纵隔内软组织分辩率更高等优点,能直接三维,甚至任意角度斜切面成像更有利于病变的显示和定位;但CT、MRI检查在胸部病变不宜作为首选,只能作为进一步检查的办法。
6、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肺梗死,肺内占位病变,心肌梗死的诊断有帮助。
7、心导管检查:对于先天性和某些后天性心血管疾病诊断有特别价值,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亦有意义。
8、纤维支气管镜:可深入到面和亚段支气管,可在直视下做活检和刷检,做活组织病理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作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查对肺疾病的病因和病理诊断很有帮助。
9、胸腔镜检查:用于胸膜疾病的诊断,气胸的分类及冶疗。
提醒大家:胸痛的引起原因有很多种,大家在平时如果出现胸痛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还需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与治疗才行,以免发生危及生命的状况。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心脏疾病相关疑问,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程云阁医生】留言或发送检查报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kx02W4BMH2_cNUgX2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