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壹号富豪出品《首富列传》系列第一篇)
江南春在中国商界非常出名,源于他的传奇经历。大学校园里的诗人,还未毕业就已经赚到斗金,之后创立分众传媒,敲钟纳斯达克,成就商业传奇。
在湖北,也有一位诗人出身的商人,也是依靠广告起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名列胡润百富榜,并登顶湖北首富宝座。
他叫阎志,在胡润2018年的百富榜中名列第42位,身价475亿,而江南春位列第58位。
阎志比江南春大一岁,却没有江南春这么好的运气。阎志出生在黄冈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那是1970年代初。他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有5个姐姐,足以见得当时家庭的压力有多大。
阎志从小喜欢阅读,爱好文艺,经常写一些诗歌。16岁那年,父母皆患重病,他不得不退学照顾双亲。父母康复之后,阎志并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到镇里的林业站接替父亲的岗位。当时,县林业局正在组织编纂林业志,于是经常发表文字的阎志被安排到这份工作中,并且认识了以后共同创业的傅高潮和杨剑鑫。
编纂林业志的工作,成为阎志人生中的转折点。后来成为湖北省文联主席的刘醒龙,当时在黄冈地区任群艺馆文学部主任。他发现了爱写诗歌的阎志,将他借调到县里的文学刊物做编辑,两人由此结下深缘。后来刘醒龙被引进到武汉市文联之后,推荐阎志到了武汉一家报馆做记者,这便是阎志发家起步的《市场时报》。
放弃黄冈地区的“铁饭碗”,阎志成了九省通衢里的一个“三无人员”:没有户口,没有单位,没有住房,还要时时忍受报社主管人员的言语刺激。尽管刘醒龙也曾暗中帮助他,最终阎志还是被报社辞退了,并且负债8000元。那是1995年,阎志23岁。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却在无形中为阎志铺开了另外一条路。以至于他后来回忆说,如果当时报社的条件非常好,说不定他还不会从那个环境里出来。《市场时报》虽然经营惨淡,当时的市场信息却让阎志发现了商机,也培养了他对财经的敏感性。
离开报社后,阎志开始创业,和朋友成立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办公场所寄居在他做记者时采访过的一位老板那里。他们开始撰写武汉地区的民俗风情书籍,但是热情却被时间耗尽,半年下来阎志继续负债。
那是他到武汉之后遇到的至暗时刻,后来《深圳青年》采访他时,曾写下这样的场景:这时,他的兜里只有10块钱了,那天晚上他打车把女朋友送回家之后,自己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了,只好走着回来。
几经转折之后,阎志打听到家乡打算编纂烟草志,曾经写过林业志的他轻车熟路,于是把这活接下来了,并获得了一笔稿费。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的娱乐在大陆风靡,四大天王无人不知,特别是刘德华,一时风头无两。有书商找到阎志,约他写一本刘德华的传记《天若有情:天王之王刘德华》。
1996年,这本有关刘德华的书籍出版,每本定价16.8元。作为报酬,阎志拿到了2.5万元稿费,成为他后来创业的“第一桶金”。通过这笔钱,阎志解决了几个问题,花了1万块把自己的户口转到了武汉,还了8000元的信用卡负债,买了一部手机,然后剩下的钱买了桌子板凳开始创业。就这样,卓尔诞生了。
所谓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这是阎志当时的女朋友,后来的妻子陈丽芬提议的。新创立的公司并没有太明确的业务定位,但阎志知道,广告是大方向。他在报社时曾接触过家电行业,也创办过《家电周刊》这样的软文广告模式,新的创业让他坚定了这个方向。
如今已经消亡在大众视野的VCD,在20世纪90年代阎志创业的年代里开始流行,商家四处找广告渠道。正好阎志的老东家《市场时报》找上门,希望可以合作。就这样,阎志在《市场时报》上承包版面,开始制作《VCD周刊》。
VCD在国内市场的井喷,造就了阎志的第一次发迹。随后,阎志复制VCD的广告模式,联合武汉14家报社开创了《家电周刊》,并成为步步高、小天鹅、万利达、长虹等知名品牌的广告代理商。很快,卓尔便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广告策划公司,一时轰动全国家电市场。
如果说VCD是阎志事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关键词,那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汉口北。和江南春在广告渠道商一条路走到黑不同,阎志为卓尔选择的路是多元化。在卓尔创立5年之后,阎志开始进入实业,并涉足棉花、酒厂和生物医药,最终开始接触房地产。
上世纪八十年代,总部经济开始在国内出现,中关村成为最早的示范基地。到本世纪初,沿海城市很多地方全面开花。阎志仿照这种模式,开始建立第一企业社区,并将这种模式延展成汉口北批发城。阎志的竞争对手,是有着500年商圈文化的汉正街。但是凭着阎志的坚持,后来很多商家选择来到汉口北。
2011年,一场大火烧毁了汉正街。随后,武汉市政府开始引导企业逐渐迁移至汉口北。也是在那一年,卓尔旗下的卓尔智联在香港主板上市,市值达到108亿港元,阎志也以76亿元的身价成为“湖北首富”。
如今的卓尔在湖北民营企业中体量最大,阎志涉足的产业更加多元,除了地产之外,卓尔还在书店、银行、体育、港口、期货交易甚至民航领域都有涉足。近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斗鱼平台,阎志同样以独立董事的身份出现在招股说明书中。
据说阎志最喜欢的办公地点是坐落在武汉江岸区惠济路卓尔书店的五楼,那是卓尔投入1亿元打造的一个文化空间。自这家书店营业以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马云、雷军、郭广昌、刘永好、张近东等商业翘楚出入,以至于这里已经成为武汉文化与商业融合的一个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