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亲王府位于东城区台基厂二条中间路北, 为清世祖顺治的第二子福全的府邸,是世袭递降亲王府。爱新觉罗•福全,康熙六年(1667)受封裕亲王,参与议政,并于当年建府。据《清史稿》记族康熙帝对福全“友爱篡笃,尝命画工写御容与并坐桐阴,示同老意也”。帝并赠其诗《咏桐老图》:“丹桂秋香飘碧虚,青桐迎露叶扶疏。愿将花粤楼前老,帝子王孙永结庐。”因礼待士大夫,颇有好名声。至清亡,历经十世十主。
第一代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1653-1703年)
据《哀垣识略》记载:“裕亲王府在昭忠祠西台墓厂。”《啸亭续录》也记载:“裕亲王府在台吉(基)厂”。康熙六年(1667),建裕亲王府。到了乾隆年间,裕亲王府建筑物有了一些变化。《乾隆京城全图》上,裕亲王府东邻经版库,再往东是昭忠祠。西侧有万寿庵,再往西是台基厂。
裕亲王府的位置
建筑。亲王府中,按照府制规定来衡量,裕亲王府是最标准的一座亲王府。该府为敕建,完全按照规定修建。据康熙《大清会典》记载:"康熙六年建裕亲王府,大门一座五间。正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九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三间,牌坊门一座。寝殿一座七间,抱厦五间。东西配殿二座,每座五间。南北厢房二座,每座三间。后楼一座七间。随楼转角房二座,每座八间。"此王府的修建时间为康熙六年,距离新颁布的分封制度不久,所以有意建成王府建筑的范例。
清代北京地图中裕亲王府的位置
居者。 爱新觉罗•福全,顺治帝次子。庶妃栋鄂氏即宁悫妃出,顺治十年(1653)癸巳七月十七日丑时出生,康熙六年(1667)正月,封裕亲王。入封镶白旗。康熙二十九(1690)年七月,授抚远大将军,和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分道讨噶尔丹,率清军主力出古北口,于乌兰布通大败叛军葛尔丹。寻还师。康熙四十二(1705)年癸未六月廿六酉刻病故,终年五十一,谥宪。
十代裕亲王图谱
福全妻妾8人:嫡福晋西鲁克氏(二等侍卫明安图之女);侧福晋瓜尔佳氏(艾塔之女);庶福晋杨氏(杨安之女);庶福晋索尔托氏(乌实之女);庶福晋图塞礼氏(西德诨之女);庶福晋纳喇氏(商纳迈之女);庶福晋杨氏(默色之女);庶福晋富察氏(讷尔图之女)。
福全育有子六人女七人。第一子昌全,三岁卒;第二子詹升,三岁卒;第三子已革和硕裕亲王保泰;第四子保安,四岁卒;第五子追封和硕悼亲王保绶;第六子宝永,五岁卒。女儿中,只有第五、六个女儿存活,被封为郡主,其余均不到五岁就夭折。
奥匈使馆旧址楼
变迁。裕宪亲王福全死后,以其三子宝泰袭裕亲王,雍正二年,“坐谄附廉亲王允禩国丧演剧”,夺爵。以裕宪亲王福全五子保寿之第二子广灵(宁)袭裕亲王,故在雍正三年追封保寿为悼亲王。后雍正四年,广灵(宁)因“治事错缪,未除保泰朋党之习”夺爵,旋以其弟即保寿第三子广禄袭裕亲王,乾隆五十年,薨,谥曰庄。
裕亲王新王府在北京新街口南宝产胡同西口的宝禅寺
裕亲王新王府在北京新街口南宝产胡同西口的宝禅寺
《京师坊巷志稿》称这里为荣公府是因当时府主为荣毓。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条约》签订之后,裕亲王府被划入使馆区。末代魁璋(袭镇国公)迁居新街口南宝产胡同西口,即逮公府。裕亲王府新府又称魁公馆,东院有假山、太湖石、中路后院有爬山廊。现为福绥境派出所占用。
裕亲王府现状。遗迹已无存,现为奥匈使馆旧址。奥匈使馆旧址楼为西洋古典式建筑。保护范围系东至部队大院围墙,南至台基厂头条现状路北侧,西侧北段至自身西院墙。
第一代裕亲王福全陵在天津蓟州区黄花山下
顺便说一下第一代裕亲王福全的陵墓。裕宪亲王福全园寝就坐落在天津蓟州区黄花山下,在黄花山六座清代王爷坟中,福全园寝居于正中,正对朝山尖扇子山,也可见福全的地位之重。同时,福全园寝在六座园寝中也是保存相对最为完好的。
第一代裕亲王福全陵建筑遗存
福全园寝在石头营村东北,西边是纯靖亲王隆禧园寝,东边是理密亲王允礽园寝,相距均不到一里。今福全园寝遗存有完整的螭首龟趺碑一通,但水盘仅剩下三分之一,雕刻十分精美。其后建筑无存,原址有大量砖瓦碎片,以及柱础石若干,可以断定享殿的位置和规模。今福全地宫是整个东陵附近王爷坟中唯一敞开者,但已被村民改造成水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