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如何创造,如何推动的?
这绝对是一个最大最本源的问题,即宇宙生成问题,世界任何大宗教和大哲学都无法回避,无论给出怎么样解释,都需要一个说法,不然怎么可以让人“信”呢?
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并且推动了世界发展,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核心。西方在把科学成功剥离出神学后,形而上的理论就保留在神学体系中了,上帝创世这一类的说法深刻影响着人类。
我们无法判断,也无法辩驳,所谓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在人类不可知的部分,就不是科学的领域,在这一部分,本来就是一个超越和信仰的领域。
所以基督教文化的核心就是“信”。
西方的科技无论多么发展,第一推动力永远无法解决,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是这样,第一推动力永远是“上帝”。
这是西方实有存在看世界的悖论,世界的第一推动力,来自上帝,也就是“他力”的结果。
但是黑格尔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和反转,他是一个奇人,他被东西方哲学共同推崇,就在于他发现和揭示了辩证法的规律。
辩证法不是一种方法论,实质是辩证逻辑,逻辑就是思维规律。
亚里士多德发展出来的形式逻辑,经过西方几千年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演绎逻辑、数理逻辑、符号逻辑等,对科学的推动意义重大,为后来计算机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尽管逻辑作为思维规律,其起点是内容和形式的合一性,但是在具体应用中,形式逻辑逐渐脱离了思维的内容,成为一种外在形式与“符号”。
就世界本体来讲,黑格尔把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统一到最高的“绝对精神”之中,他用“绝对精神”来取代上帝,这是他在哲学上的一大创举。
尽管黑格尔瞧不起中华文化,他认为中华文化没有“绝对超越”,只有一些伦理方面的普通说教,超不出人间的范畴,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绝对超越之“上帝”,但是让人吊诡的是,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诠释者,只是他自己并不清楚。
黑格尔的“精神”学,不管是主观精神,还是客观精神,说精神,就不是物质,就是中华文化“心”的范畴,区别于物质的范畴。
他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表达的意境就是中国道家文化里“无”和“有”的意境, “无”和“有”在中华文化里也属于“心”的范畴,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的最高超越“心”。也就是老子所说,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就是中国文化的绝对精神“心”。
也许有人不会同意,认为这是一种牵强的文化比较。但是中华文化不重在语言,重在达意,中华文化意境就是黑格尔这个意境,中国哲学非常亲近黑格尔有自身内部道理,而黑格尔这提法在西方文化中也属于异类,不是西方文化的主流。
更重要的是黑格尔辩证逻辑,马克思说,黑格尔辩证法最有创意的地方就是提出了“作为推动和创造原则的辩证法”,即他提出了“世界的推动和创造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