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教,“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2019-06-26     俭叔略述古经典
  • 道教也许是世界上最炽热、最直接、最荒诞、最强烈表达自己生死观的宗教了。
  • 道教在政治、经济、美术、音乐、建筑、文学、哲学、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等诸方面,对中国各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实际影响。

道教源流众多,派系纷杂。

就学术资源而言,道家的资源像一个百宝箱,随处拈来,在孕育、成长与发展各个阶段,源源不断吸收了墨家、儒家、阴阳家、巴蜀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以及外来佛教等,体现了强烈的功利性和实用性。就文化来源而言,有来自自然崇拜、原始巫术、鬼神信仰,有来自神仙传说和方仙道,有来自阴阳五行和谶纬神学,有来自黄老道和墨家学说,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就教派来说,也是眼花缭乱、扑朔迷离。

有融合,有分离,相互关系,外界一时很难分辨清楚。历史上有影响的教派有:五斗米道、天师道、太平道、灵宝派、茅山上清派、楼观派、龙虎山派、净明道、全真派、太一道、真大道教、正一道等。有些教派是相互融合而成。这里列举的只是一部分教派,各派里的分派更是不计其数。

就文化贡献而言,道教经书内容庞杂,其规模与数量,成为中国宗教和文化领域的奇观。

道教在政治、经济、美术、音乐、建筑、文学、哲学、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等诸方面,对中国各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实际影响。鲁迅先生曾说:“人往往恨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可以说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国产宗教。

道教的“长生观”与神仙信仰。

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死亡,加缪曾经说过一句话: “这个世界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就是自杀。”死并不需要什么理由,活着才要,因为死亡似乎是我们在命运中唯一所能完全掌控的事。

可以说,世界上每一个大的哲学、大的宗教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终极问题,就是死亡。

基督教的来世、佛教的涅粲、儒家的幽明都在解释着“人往哪里去”这个终极问题,可是自有人类以来,这个问题回答众多,又有哪一家能说得清楚。

而道教也许是世界上最炽热、最直接、最荒诞、最强烈表达自己生死观的宗教了。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老的概念。”老子《道德经》里面有“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有人说是指子宫,也可以说是生命的象征,生命的本源不死,比喻道之永恒。

道教发展了这个思想,张道陵把“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其中的“王”统统改为“生”。张解释说“生,道之别体也”。王乃大就是“生乃大”的意思。

道教对生命的不死追求到了赤裸裸的地步,魏晋时代《老子西升经》喊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呼声,这是对于人生何等的自信和豪迈。这也是世界宗教里最直接的“不想死”之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QGj52wBJleJMoPM3I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