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看似平常的信号,可能暗示孩子将来不孝顺,家长要及时发现

2019-07-15   育儿小焱焱

当老人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最常听到的两类话就是“谁的孩子有出息啦”、“谁家的孩子真孝顺,又给爸妈买了多少东西!”《都挺好》中,苏大强的一句话也令人深思:“这人老了,可不就是比儿女么!”诚然,父母从没有想过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但是我们却一直生活在一个处于对比和竞争的社会中。

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期盼他健康成长、期盼他出人头地、期盼他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当然,我们也会展望未来,希望自己在老了之后能够安度晚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孝顺自己。

然而,对于父母而言,平时最难的就是及时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因为在每个家长心中,自己的孩子都是“完美”的。在自己长期的教育熏陶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符合父母的“审美”。然而,有这样4个看似平常的信号,其实暗示了孩子将来可能不孝顺,尤其是第一个。

1.没有担当、爱推卸责任

我们发现,很多优秀的特质都有一定的关联性。那些有孝心的人,他们往往都有着善心和责任心。而那些没有担当的人,他们不仅很难取得成就,也很少能够做到孝顺老人。

有的孩子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类似的缺点,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他们的第一做法就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或者找借口替自己开脱。不过这也折射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父母在处理孩子错误的时候可能方法不当。

2.自私任性、不尊重长辈

在长辈长期的宠爱之中,很多孩子会开始在内心深处产生一丝优越感。因为在家庭内部,孩子可以享受很多特权,即使犯了错,很多时候也总是能够被原谅。如果父母不能掌握好尺度,会让孩子越来越自私和任性。

而一些孩子在长期的宠溺中更是让性格变得非常张狂,甚至觉得所有人都要让着自己。时间久了之后,孩子会连基本的素养都慢慢丧失,开始变得不尊重长辈、没有礼貌。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纠正,那么想让孩子以后变孝顺,这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3.没有感恩心,从来不说“谢谢”

从小彬彬有礼、喜欢说谢谢的孩子,往往最受长辈欢迎。尽管一些简单的话语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却能时刻提醒孩子:要时刻感恩身边每一个人的馈赠,用感恩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但是有些孩子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对于别人的馈赠和热情,他们往往表现出了冷漠和不以为意。从小不懂感恩,也不懂得说谢谢,这样的孩子不仅很难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成为最冷漠的那一类人。

4.从小跟父母不亲,长期被父母“冷落”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会不断收获感触和启发,即使小时候父母没有进行太多的相关教育,只要大体方向正确,那么孩子也能在生活中慢慢明白父母当初的好。但是有一类孩子,他们自身跟父母的亲密程度就不够。

有些父母常年在外,让孩子留守在老家,或者因为一些恶习和不良生活习惯冷落孩子、给孩子的童年带去很多阴影。这样的孩子大多会对父母产生一丝恐惧感甚至是抵触感,不过这种情况,问题的根源在父母本身。

​结语:孩子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而父母们也会把教育孩子当成贯彻一生的事业。我们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贡献社会和一代代传承。当我们脱离父母的羽翼、成家立业之后,就要开始酝酿下一代。

而在孩子出生后,我们就要做好“承上启下”的衔接工作,照顾孩子、赡养老人,这是每一代人都要承担的责任。所以,培养出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也是我们的一大心愿。当孩子出现以上信号,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及时改正孩子的错误,帮助他形成健康恰当的心理和性格,这成为了眼下最重要的任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