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交际、喜欢跟别人交流的孩子,他们大多开朗外向;不爱说话、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他们大多沉稳内敛;畏畏缩缩、遇事害怕的孩子,他们大多胆小自卑。从孩子的行为举止,甚至是神情眼神中,我们就能对孩子的性格和内心有一些了解。
虽然孩子在集体中会表现得不一样,但是当每个孩子置身于自己家庭内部的时候,他就是家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父母和长辈们夸赞孩子、宠爱孩子,加上对自己孩子天生的好感,很多时候父母根本不能发现自己孩子可能存在的问题。
性格问题一直是家长们非常在意的话题,大家都致力于培养出一个拥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相比孩子的学习成绩,早期的性格培养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如果孩子有了这4个举动,那家长就要引起重视,看似不经意的细节,暗示你的孩子正在悄悄自卑。
1.面对指责和批评非常淡定
很多人可能对这一点不理解,因为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就应该虚心接受家长的批评。每当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淡定和顺从也应该是对的。然而,在一些时候,这个细节却反映了大问题。
对于一些事件,孩子如果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他可能会虚心接受批评。但是在很多时候,父母严厉的批评和不恰当的语气必然引起孩子的反感。这时候,孩子便可能进行辩解和解释。
如果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家长用什么方式和语气批评指责孩子,他都表现出了异常的淡定。那么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好好审视下自己平时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或者自己对孩子是否过分苛责和暴力。不管面对怎样的严厉和指责、不管是怎样的具体情况,孩子都懒得解释或者不敢解释,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2.对父母的一些言语非常敏感
当我们的内心出现一些执念的时候,我们就会对一些特定的信息特别敏感。越是心里有诉求、越是有想法,我们就会表现得越敏感。孩子的表现,很多时候也反映了他的内心。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一些话语特别敏感,比如妈妈每次提到其他孩子写字好看时,孩子总会跳起来辩解,甚至找借口。那说明孩子在写字问题上已经累积了太多的压抑,甚至早就产生了自卑感。家长要做的,就是及时开导孩子,找到合理的方法帮孩子获得提高。
3.做事拖拉、没有激情和效率
那些雷厉风行、做事果断的人,大多能成大事,内心也往往比较自信。而那些犹犹豫豫、唯唯诺诺的人,大多对自己缺乏自信。而在孩子做事的效率中,我么也可以看出其性格。
如果孩子做事拖拉,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缺乏兴趣,那说明孩子的精神面貌很差,内心一直处于相对压抑的状态。这会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丧失激情,本来内向的性格加上内心的负能量,这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4.不爱交际、害怕与人接触
如果孩子长得比较好看,那么她是非常乐意结交朋友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将自己的美貌和良好气质展现在他人面前。如果孩子有一定特长和足够的自信,那么他一般也很愿意在众人面前进行展示。
如果孩子在遇到交际机会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了闪躲和焦虑,并且不太愿意和人接触,那说明孩子的内心非常缺乏自信。或者说,家长平时的教育和开导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再不重视就晚了。
结语:孩子的自信是不断前进的动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勇攀高峰的决心。孩子有足够的自信,他便能在成长之路上披荆斩棘。但是倘若缺乏自信,甚至变得非常自卑,那注定孩子不会有太大成就。关注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这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