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会传染吗?这4种与病原体相关的癌症,的确会!还是小心为上

2019-09-21   问上医

恶性肿瘤的首要病因,是长期接触致癌物。

比如长期食用霉变的玉米、面粉以及花生等,摄入了大量黄曲霉素,就会很容易得肝癌。

再比如习惯吃腌制、熏烤食物的人,会摄入过量的亚硝胺类物质,得胃癌的可能性就会比习惯吃新鲜食物的人大得多。

但现实生活中,一些恶性肿瘤,呈现家族聚集性,看起来就好像癌症具有传染性一样。

是否真的有这回事呢?


其实,癌症本身并不会传染

传染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癌症病人本身不是传染源,癌细胞自身无法通过某种途径传入到他人体内从而引发癌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微生物感染可能会导致肿瘤,也会传染。

如肝癌患者同时伴有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炎病毒就具有传染性,但肝癌细胞不会传染。

被感染者被传染的是乙型肝炎而非肝癌,因此如果肝癌是由病毒性肝炎如乙肝发展所致,应做好防护,特别注意不要接触患者的血液。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

因为每种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都是有限的,只要阻断这些传播途径,就能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比如艾滋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只要不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和血液制品,就不会传染;

人类还发明了很多疫苗,提前接种就能将这些疾病拒之门外。

比如,随着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普及,乙肝在年轻人中的患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的恶性肿瘤:是这四种

1. 肝癌:乙肝、丙肝病毒(HBV.HCV)

在我国的肝癌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由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

感染了肝炎病毒后,肝脏就会发生病变,出现肝炎—肝硬化—肝癌。

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都会导致肝癌,并且有血液、母婴、性三种传播渠道。

因此,如果和病毒性肝癌患者握手、共用餐具等并不会被传染肝炎病毒。

但如果如果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性接触等,则可能会被传染肝炎病毒。

预防措施:最经济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而丙肝目前还没有疫苗。

而且当疫苗到期后,要再次进行疫苗注射。

此外,至少一年进行一次血液甲胎蛋白检查和超声检查才是最安全的预防方式。

2. 胃癌:幽门螺杆菌(HP)

胃癌的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而幽门螺杆菌是可以传染给他人的。

幽门螺杆菌会损害肠胃,容易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肠胃性疾病,最终导致胃癌。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唾液或口腔分泌物传播,接吻、共用餐具等都能传染。因此,我国几乎一半以上的人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但就算被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要惊慌,因为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被感染者都会发展成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

正常人感染后不会有什么太大病症,但如果是本身有肠胃疾病或家里有胃癌历史的,就要重视检查治疗,只要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基本都能治好。

预防措施:在家就餐时尽量选择分餐制,在外就餐避免使用公共餐具。

暂时没有相关疫苗,严重的肠胃性疾病都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因此,定期检查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3.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

HPV已被证实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宫颈癌患者几乎都是HPV感染导致的,其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

但同样,即使查出有HPV感染也并不表示一定会得宫颈癌。

这是因为,一般来说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就能够杀死HPV,但若是持续感染高危型HPV,如HPV16或HPV18,罹患宫颈癌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预防措施:接种HPV疫苗是目前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手段。

但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能保证以后一定不会患癌,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特别是年轻女性或家族有宫颈癌历史的,至少3到5年做一次检查。

此外,注意个人卫生和洁身自好,也是预防HPV感染的重要措施。

4. 鼻咽癌:(人类疱疹病毒4型)

生活中,鼻咽癌患者也不在少数,很多人将其归咎于吸烟、喝酒等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实际上,人类疱疹病毒4型(EB病毒或者HHV-4)的感染,是发生鼻咽癌的重要原因。

口-口传播是EB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漱口。饮食讲究卫生等,都有助于预防该病毒。

吸烟等因素能激活潜伏在人体内的EB病毒,建议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其实,癌症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亲密接触而传染,但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传染病会传染。

因此我们要了解各种病毒是如何传染的,在与感染者接触时,也不要时时提防,处处小心,不要歧视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