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升高,会对新冠疫情形成遏制吗?分析:做到这5点更重要

2020-04-21     李药师谈健康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气候已经逐渐转暖了,在当前海外疫情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朋友也担心国内的疫情会出现一定的反复,很多朋友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气温的升高,会对新冠疫情起到遏制作用吗?我们今天就来分析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与温度有关吗?当然是有关系的,在56℃的温度下,新型冠状病毒存活时间不超过30分钟,而在4℃的环境下,新型冠状病毒的存活时间可以超过28天。这样的一种特性,显示了新冠病毒确实是“喜冷怕热”的,因此,气温的回升,是对于新冠病毒是会有一定遏制作用的。

随着夏季的来临,太阳暴晒,会使地面温度上升,空气中的温度也会大大升高,阳光的紫外线(紫外线是可以杀灭冠状病毒的一种射线)强度也会大大增加,高热导致的干燥环境等等,这些情况都是不利于新冠病毒生存的环境条件,因此,对于新冠病毒的传播来说,这些都会成为不利条件,也更加有助于新冠疫情的遏制。

但还要明白的一点是:高温绝不是抑制新冠疫情的决定性条件,这一点很好证明,在我国的海南地区,在东南亚的新马泰等地区,都是即使12月份,气候仍然炎热的地区,但在此次疫情的过程中,这些地区都没有幸免于新冠病毒的袭击,海南地区虽然目前已经清零,但累计发病人数也有168人,而东南亚的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目前仍然每天都仍然有新增病例,确诊已经达到了6000多人以上,世界上还有多地都属于气候炎热的地区,目前也都有新冠疫情的发生发展,这些事例都证明,高温或许有一定的抑制新冠病毒活性,减少新冠病毒存活时间的作用,但并不能成为遏制新冠疫情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性条件。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北半球夏季的来临,南半球的相应地区就会进入寒冷的冬季,而疫情会不会在南半球进一步爆发或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也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孤立的,因此,疫情的全面控制,也应该从全球的层面来更多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病毒,在疫情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特性出现和被发现,希望也能有更多的研究数据证明病毒传播与气温之间的具体关联度有多高。

气温的变化是客观条件,而对于此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来说,想要控制疫情,光靠“天时”是不可能彻底控制好疫情的,我国的抗疫成果已经证明,想要彻底控制好疫情,不能靠温度升高,而是靠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 有效做好居家隔离,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减少密切接触感染者的机会。

2. 外出注意做好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减少病毒传播几率。

3. 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做到应收尽收,做好医学隔离,直至彻底恢复再解除隔离。

4. 对感染者以及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积极识别追踪,并做好医学隔离,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的核酸检查,尽量减少漏查几率,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5. 针对海外疫情爆发,对境外输入做好严防,集中隔离。

目前的疫情形势,虽然国内控制的还不错,但国际疫情的爆发态势还没有得到全面遏制,而且此起彼伏的现象目前也正在呈现,在这样的疫情形势下,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它的影响,但作为个人来说,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所能做的,还是从个人的角度去做好疫情的防控,把疫情期间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保持下去,变成一种常态,就是为我们的疫情防控尽一份力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vqDqm3EBnkjnB-0zUy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