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板新冠测试阳性,病毒是三文鱼传播的吗?辟谣:暂无明确证据

2020-06-14     李药师谈健康

原标题:案板新冠测试阳性,病毒是三文鱼传播的吗?辟谣:暂无明确证据

这两天北京的疫情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心,根据相关报道消息,在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环境样品检测中,进口三文鱼切割的案板上,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一时间,三文鱼成为了这次北京疫情出现反复的“焦点”。

到底三文鱼是不是病毒传播的源头呢?对于这件事,我想还要好好分析。

三文鱼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的载体呢?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大,作为鱼类生物,与感染哺乳动物以及人类的新冠病毒,还离的有点远。这种在大跨越的物种之间实现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因此,如果因为这样的一则消息,就判断三文鱼是传播新冠病毒宿主的话,也未免太过武断。

进口三文鱼切割案板上检测出病毒,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并非三文鱼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而是三文鱼肉上沾染了新冠病毒。大家都知道,三文鱼为了保持鲜度,需要进行严格的冷鲜保存,而低温的环境,又正是新冠病毒适宜生存,能够长期生存的环境,因此,如果三文鱼上沾染了新冠病毒,在冷藏运输的过程中,病毒能够长期存活的话,切割案板上出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情况,也就并不奇怪了。

而此次的疫情是否一定就是来自于三文鱼呢?根据官方通报消息,结合此次的疫情发生情况,北京市相关疾控单位对于各大农贸市场商超进行了大范围的采样检测,环境样本检测数量高达5400多,而在这些环境样本中,有40份样本出现新冠病毒检测阳性,这40份样本,全部来自新发地市场,其他市场及超市样本未发现阳性样本。在为相关部门及时迅速的疾控反应和高效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测速度点赞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目前并没有这40份样本的具体信息,并不知道除了进口三文鱼切割案板以外,还有没有市场中其他的采样地点出现病毒阳性的情况,相信随着随后的继续调查研究,市场环境中的新冠病毒到底来自哪里,总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研判,或许与进口三文鱼有关,但或许也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但这样的一则消息,也提醒我们大家,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对于生鲜食品,我们在采购、食用的过程中,也要更加的注意安全,即使是三文鱼上沾染了新冠病毒,但如果能够在采购的过程中,及时的洗手,合理的消毒,同时注意不要生吃,用高温烹饪后再食用,是不是同样也可以大大减少病毒传播传染的几率呢?对于三文鱼,很多人有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这个鱼只有做成“刺身”生吃才可以,但实际上,蒸、煮、油煎等各种烹饪方式,都是可以的,高温的烹饪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的杀灭新冠病毒,对于减少寄生虫感染风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信在我们强大的疾控能力和充足的检测、医疗资源配备下,此次的疫情一定也会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会出现大的反复。而此次的菜市场出现环境检测样本阳性,再对照当年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出现的情况,希望我们能够从中获得的更多的信息,能够获得病毒传播、病毒来源方面的一些新认知,从而进一步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

除此之外,根据目前可以获取到的相关消息,个人认为,对于疫情的“防输入”,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从对入境人员进行全员检测了,由于国外如火如荼的疫情形势,我们对于境外入境的物资,特别是生鲜类,冷藏类的物品进行全面的检验检疫,尽可能的从入口就截断病毒传播的可能性,是不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疫情防输入的关键点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f1asnIBnkjnB-0z4F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