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
这是很多人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
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S和L两个亚型,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病毒RNA(核糖核酸)基因组的第28144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突变多为近期发生的,变异并不大,病毒还算稳定。
而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
L亚型:更为普遍,占比为70%,根据推测其特点是更具侵略性和扩散性。在武汉疫情爆发初期,该亚型更常见,研究者认为人为干预的压力使L亚型在1月初后有所下降。
S亚型:占比30%。研究者发现S亚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所以该亚型更为古老。
(图源:摄图网)
新冠病毒为什么会发生变异?
根据病毒基因组核酸性质的不同,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其中很容易发生变异的是RNA病毒,它由一个单链的核酸组成。由于病毒并没有独立的生命系统,必须寄生于其它生物的细胞中,并在宿主体内快速复制。
作为自然界最简单的生物,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也会难免出现错误,因而也容易发生变异。像流感病毒、艾滋病毒、SARS病毒、丙肝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等都属于容易发生变异的RNA病毒。
在病毒进化过程中,由于致病能力弱的病毒有利于寄主的生存,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有利于病毒的扩散,所以致病能力弱而传播能力强的病毒更容易被保留。随着病毒的不断进化,病毒的致死率会越来越多,最终处于一种和人类“温和”共处并长期存在的状态。
当然,在病毒的变异过程中,也是有可能出现传播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强的病毒,比如SARS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属于这种类型。
病毒变异了,怎么办?
病毒变异是自然界的自身选择,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
病毒变异带来的最糟糕的情况,恐怕就是会给疫苗的制造带来干扰。就像大家熟悉的流感病毒,就是非常容易变异的病毒类型,所以流感疫苗也不是终生免疫的。
因为每年的流感病毒都不一样,所以流感疫苗中的毒株以及你最终需要防护的毒株每年都会不同。疾控中心会根据大数据,预测每年可能会流行的几种流感病毒,提前制作针对性疫苗。
目前,我国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正在日以继夜地加紧研制,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介绍,力争最快的疫苗在4月份开始临床试验。
但由于新冠病毒已经发生了变异,那么适用于中国患者的疫苗可能就不适用于其它国家,这也使得疫苗和诊断试剂在设计上会变得更加精准。
不管疫苗是否变异,我们都无需为此感到恐慌,相信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会使新冠肺炎的致死率不断降低。只要我们坚持做好自身防护,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