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钱很近,离天堂太远?金融行业你该知道的真相

2019-07-17     东音社




你一定知道二八定律,它告诉我们,资源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全球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1%的人掌握着47%的财富。

普通民众被金钱驱使,而富豪们却自在玩弄着金钱,通过一种叫做“金融”的手段。

金融如此令人向往,却又让人无比迷惑。它裹挟着无数的财富机会,却也伴随着潜藏的危机,从20世纪初的大萧条,到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直至今天的P2P暴雷……金融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不仅是精英阶层的造富游戏,也是无数普通人的管理财富的重要手段,但繁荣的市场表象之下,是否只是投机的泡沫,一戳即破呢?

当我们苦笑着自称“韭菜”、“西兰花”的时候,谁来捍卫大众知晓真相的权利?

这也就是前纽交所副总裁乔治·乌杜撰写《金融的背叛》一书的初衷。



当金融家背叛了金融 金融也背叛了经济

“背叛”是这本书的题眼,由此着笔,笔者回顾了金融行业充斥的虚假与背叛。“金融家背叛了金融,为了追求自身薪酬利益最大化,他们与自己的核心业务渐行渐远”,而同时,金融业也背叛了经济,“金融自身成了目的,而不再关乎其理应发挥的社会与经济作用”。

为什么金融业发言人的表述总是暧昧不清、模棱两可?乔治·乌杜在书中强调——金融本身是服务业,然而对于金融业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缺乏足够的透明度,金融界对待客户的态度缺乏足够的诚实与尊重。

2007年到2008年,各大银行为了追求信用卡市场份额进行大肆扩张,消费者轻而易^地借到了钱,但结果却是借钱容易还钱难。纵观那次全球金融危机,消费者沦为了数量惊人的“金融创新”的实验对象,这也让无数人负债累累,乃至倾家荡产。

这样的危机每隔几年就要发生一次,金融业者和公众之间微妙的信任被打破,而重建信任,并不仅仅是靠我们自己“学聪明点儿”,去学习更多金融知识就够了,这同样需要从业者尤其是高管直面错误,但这一点恐怕任重道远。



2008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而这也被认为是那年金融海啸的导火索。有报告显示,雷曼兄弟公司通过与审计员合谋在会计操作中造假,少报了300亿元债务,而银行前主席兼CEO迪克·福尔德,也是该银行破产的罪魁祸首之一,在面对质询时却表示一无所知,拒绝对此负责。

年轻人涌向金融行业,天价薪酬真的值吗?

即便大众对于行业的风评不佳,但这并不耽误长辈们一边吐槽一边送孩子去学金融,也没能阻挡大批应届毕业生投身金融领域,金融仍旧是全行业的金字塔顶端。原因一目了然——高薪。

但天价薪酬真的合理吗?乔治·乌杜在书中坦言:“金融业,只占了就业人口的10%,却分享了25%的薪酬”,这其中,本已经很高的基本薪资之外,更令人咋舌的是奖金分红,以投行中高薪的代表高盛为例, 2009年,高盛公布的奖金分红高达230亿美金,引起舆论反弹后,迫于压力降至170亿美元,更加尴尬的是,这笔钱与高盛几个月前刚从美国财政部获得的纾困金相当。也就是说,救助金刚进入高盛的口袋,就被拿来发了报酬。这让这家80多年历史的老牌投行,如何维持公众对其的信任?而为什么一个从业不久的交易员,他的薪资要比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脑外科医生高呢?这恐怕无法让民众安心。

退一步讲,即使背负了诸多猜测与质疑,如果这是一个让人幸福的职业,那也无可厚非。但金融从业者从高薪获得幸福了吗?未必。知乎有一热门问题:从事金融以来,你遇到最艰难的事是什么?其中的高赞回答说道:“它是一个离钱太近,离天堂太远的行业。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待在里面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艰难的抉择,或是诱惑,或是压迫,或是多种齐聚。”

金融发展永无止境,但是金融创新真的都是好事吗?

如若大众仅仅是将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稳健的货币基金,那高薪自然无从谈起,华尔街精英们赚钱的方式可不只这些,金融创新就是重要的手段。创新永无止境,且年年花样翻新。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有足够的风险控制体系去保证。当一个金融产品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它也许就不是真的。

沃伦巴菲特曾将金融衍生品比作“大规模金融杀伤性武器”,然而华尔街乐此不疲并从中多有斩获,仅2010年,金融衍生品投资额就达到60万亿美元。

乔治·乌杜认为,创新不能以创新本身为目的,不能仅仅是为金融机构的利益服务;其次,金融创新常常不透明,对其相关原理真正了解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一旦金融创新达到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地步,就必须加以监管。

他坦率地说:“比特币,不过是又一次庞氏骗局”,即便比特币有支付工具和记账单位的功能,却缺乏货币的一个关键要素:储藏手段。同时,比特币币值突破1000美元,又很快跌到200美元,显然也违背了货币的稳定性。(截至本文发稿,比特币在创下近2万美元的历史高点后,一路下跌至1.1万美元)

真正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极其简单,可惜,太多的人选择无视它。

乔治·乌杜和他的“呐喊”

乔治·乌杜博士毫无疑问是一名金融老兵,他曾先后担任比利时通用银行集团(现复通银行)投资银行及信托部主管,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欧洲投资基金总裁和纽交所副总裁兼国际部主管等要职。在纽交所期间,主持了43个国家308家非美国公司的上市,其中包括中石油、中海油、中铝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三十余家中国公司,总市值达2.7亿美金。

然而这样一位资深的金融从业者,却反过来鞭笞行业的弊病,痛陈对金融的深深失望,《金融的背叛》围绕2008年金融危机背后的真相,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记录并分析真正存在的问题,不矫情,无赘言,读起来酣畅淋漓。乔治·乌杜在后记中写道:“因为本书,也许我会落个平民主义金融家的头衔,然而平民主义并非蛊惑人心,对想要了解事实的人们加以阐述,这是我的信念。”

我更愿意将这本书看作是一个金融从业者的肺腑之言,是将满腔激情化作的呐喊,同时,也是助你拨开行业迷雾的“答案之书”。

《金融的背叛》点击了解更多可购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OHuBmwBmyVoG_1Z2H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