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人不肯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那就让他读读这个……

2019-10-22     东音社


我一直觉得,人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烦恼或者偏执,来源于“不肯承认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不肯承认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叫不肯展示,另一个叫不肯接受。

认识一位老先生,听到广播新闻就说“这是骗人的”,有次播音员不幸把日期念错了,他就说“唯一一个真的东西都读错了”,整个人怨气冲天,连跳广场舞的老太太都绕着他走。

到底新闻怎么欺负他了?说起来很有趣:他曾经是某位领导的拥趸,和他握过手,激动不已,真的很仔细地按照新闻的说法“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在小区里奋力宣传——后来,这位领导被抓了。

当“贯彻落实某领导的指示”突然转变成“要从某某案中汲取教训”,同一个声音,同一张报纸说出来的话,能在24小时内180度大转弯,老先生也一下子崩掉了。

还认识一位逃离体制的媒体人,挺有名。现在整个人的状态也不是太好。你一跟他聊“这个事情的价值”,他就会说,“屁!背后肯定是为了骗钱!”

为什么?说起来也不是不能理解。他当年以为新东家“礼贤下士”,新老板“充满情怀”。网上查一查老板的发言,每一个都是关于改变的梦想,关于未来的期待。结果到岗一看,企业的管理制度如皇权般森严,总裁走过必须全体起立注视;所谓的发言,全是外包团队精雕细琢的;他的作用,就是把没成型的项目包装好,推荐给不明就里的投资人。

后来寒冬来了。“看在工资的面子上”这个唯一支撑他的理由也扛不住了,人到中年,一夜白头。

我有空的时候还会安慰他:你看你,好歹还有白头。我呢,秃头。

我们一直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原来刘局是这样一个人!”“原来张总是这样一个人!”“原来这个博主是这样一个人!”

偶像崩塌后,信念陷入动摇,情绪陷入愤怒。一念黄金,一念粪便,总是有人喜欢把情绪放在最容易被点燃的两端。

这种情绪还会影响自己。

在读大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个非常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有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十名开外——这是他从小学到初中,第一次考到十名以外——坦白说,这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情,谁都有运气不好的时候,就算挨点批评,下次考回来便是——

但这个孩子崩了。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考进过前十名。因为他近乎固执地认为,“我有过一次烂成绩,就不是一个好学生了”,“既然不是好学生了,那就算了”。

长期以来,家长一直灌输“只有考前十,才是好学生”,“你要考砸了,就是污点”——于是,一个小小的泥渍,就足够把他彻底击溃。

他压根没有想着清洗泥渍,而是失落地朝泥浆地躺去。

我们很少去告诉别人:这个世界是可以不完美的。本来也是不完美的。

那些看起来令人高山仰止的偶像,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他们也可能在地铁里抠鼻屎,在吃了韭菜盒子后打饱嗝。所谓的“完美”,不过是宣传营造的假象;

那些看起来有些让人羞愧的事情,也未必都是滑向深渊的开端。“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背后,并不是“有过小恶便只能做恶人”。你得把它看作自己的一部分,你得面对它,才能知道怎么对付它。

正如佐藤光郎的新书《与恶魔对话》所说,要坦然面对那些“黑暗能量”,要调整那些引发烦恼的“无谓期待”,甚至,要重新看待那些“完美”的执念

正如日本的读者所说,这本书“剖析深藏在亿万人心底最隐秘的阴暗情绪,专治各种不开心”。

作者佐藤光郎曾就职于上市公司,从事能源相关工作。他在2011年开设个人博客“搞笑SUPIRITUARU”,并成为月点击量超过200万次的人气博客。2014年他辞去工作,开始举行个人脱口秀以及钢琴表演音乐会。同年,第一部著作《与神对话》出版,2个月加印10次,短短几个月销量超20万册,在日本出版界一骑绝尘。另外,他还是摇滚乐队sun of rock的领唱。


这本新书虚构出恶魔与主人公光郎的对话,谈论的却是财富、理想、拥有、失去等困扰每个现代人的现实问题。

例如,关于“拥有”,书中说:想象一下,桌上放着两个苹果,如果右边的苹果突然说:“那个苹果是属于我的”,你会怎样想?一定会感觉奇怪,它们只是被放在一起的两个苹果而已,根本没有任何从属关系——其实,这就是恋人之间关系。

“我想交个女/男朋友”“我想成为大富豪”“我想不做任何工作轻松自在地生活”……为什么你的愿望没能实现?书中说,因为许愿方法错了。愿望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正面心理暗示。

人为什么生气?因为你有虚妄的期待,抛弃不合理的期待,怨气自会消失。这本书通过“恶魔”的嘴,把暗黑的情绪拉出来晒晒阳光,完成负能量向正能量的转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mf_W0BMH2_cNUgP7Y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