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很好!很新鲜,脆甜,比超市实惠,吃完还会再回购!”
在拼多多年货节上,云南雪莲果又一次卖爆了,两周时间,仅仅是云南丘北县腻脚乡的雪莲果就售出超过30吨!七成被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买走。
云南雪莲果和广西百香果一样,都是近年来因为拼多多而爆红的“网红水果”。凭借着降血糖血脂、抗氧化、润肠通便等功效,过去主要被广东、福建人拿来煲汤的雪莲果,现在备受办公室白领青睐,通过拼多多走出大山,来到各大城市消费者的餐桌。
云南种植雪莲果的果农们,也因为拼多多而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不只是销量暴增,利润更是大幅提高。
以前,雪莲果卖得红红火火,但农民们实际上没赚到什么钱。一公斤雪莲果,地头收购价只有0.5元,而市场卖价则有4元。扣除代办费0.1元、物流成本1元、人工耗材0.6元,收购商有着1.8元的毛利润,是农民利润的四倍多。
那么如何把利益还给农民呢?只有自己卖,把收购商1.8元/公斤的毛利润留下来。而这一点,正是拼多多扶贫助农新模式“多多农园”所要做的事情。
去年6月,拼多多“多多农园”第二站落户云南文山,在当地的丘北县,拼多多组织贫困户成立合作社,无偿提供资金、技术、运营等支持,把股份赠与贫困户,帮助他们在拼多多开店。
在这种被称为“新农商”机制的作用下,农民们从毫无议价权的底层劳动者,变成了自己做主的“小老板”。现在拼多多上,产地直发的雪莲果售价还是在4元一公斤,但农民们的收入却比原来增加了近一倍。
在丘北县腻脚乡,由4个贫困村、141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的腻脚乡新农商公司,光是年货节期间的15天,就已经销售了1.5万单、超过30吨果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销售任务完全可以在春节前完成,然后就为成为股东的建档立卡户们分红,让农民得到了更多的益处。
像丘北这样的例子,还发生在云南的很多地方。去年,拼多多“多多农园”接连落户云南保山和文山,保山的咖农们也和文山的果农们一样,感受到了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红利。一批批的专家团队、培训队伍,以及加工厂的货车开进大山深处,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帮他们解决销售难题,更让他们当家做主,把握自己的命运。
“把人才留在农村,把利益留在农村”这是拼多多“多多农园”的口号。真正的扶贫不是靠给钱,而是让农业产业链更完善。当农民变成农商,当农村也有着一片片的现代化企业,当产销加工一体化,农村的利益才能更持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K2Xlm8BxtCz63RLHN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