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学堂 | 家长做到这三点,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

2020-08-31     简谈学堂

原标题:简谈学堂 | 家长做到这三点,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

独立对于成年人来说至关重要,这是一个成熟的人必备的品质,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离开父母,独自承担责任。好的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所有事都依靠家长。

周末去姐姐家,小侄女已经五岁了,一些事情已经可以自己去做,但姐姐似乎不放心,依然大包大揽地替孩子做。洗手时,帮她洗;吃饭时,帮着喂。孩子吃饱后她才吃,可是饭已经凉了。孩子将洋娃娃拿到客厅里,玩完之后就随手放在沙发上不管,姐姐又将玩具一一收拾好,才有时间坐下来休息。

孩子的依赖是父母养成的,因为父母事事都不想放手,一切事情都想要帮孩子做好,或者是看到孩子在做一件事情老是做不好时,就想还不如自己动手去做。正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思想,才导致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也越来越依赖父母。渐渐地,在孩子心中就会认为,反正都有父母在,他们会帮自己做好的,不用自己动手。长此以往,孩子就离不开父母,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求助家长,不会想着独立去解决。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的抗挫力太差,遇到挫折就会下意识地回避,当避无可避只能解决时就会惊慌失措,最后会一团糟糕。

独立性既然这么重要,那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长要明白,自己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早晚有一天孩子会独自飞翔。现在的放手只是为了孩子未来飞得更稳更高。在适当的时候,就要让孩子独自做一些事情,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起床穿衣、洗手吃饭等,孩子能做的就不要插手。即便是做不好家长也不要心急,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孩子总会有做好的一天。这种锻炼在孩子小时候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千万不要想着孩子长大了,所有事情就会做了,这种情况微乎其微,要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又怎么会一下子所有事情就会做了。

其次,在孩子向父母求助时,鼓励孩子自主思考问题。

遇到问题向父母求助是孩子本能的反应,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他们相信父母会有办法解决。但这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即刻就帮孩子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最好时机。在孩子求助父母时,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相信孩子可以做好。在解决的过程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间接地帮助孩子。当孩子完成这件事情时,他的成就感是加倍的,而这种感觉是父母替自己完成时所体会不到的。

然后,在孩子独立解决完问题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之后,最先想要分享喜悦的人是父母,最想得到的也是父母的夸奖。孩子在成功后,一般会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父母,这就表明他想要表扬,若父母没有称赞,孩子一定会很失望,甚至可能丧失去尝试的兴趣。所以,家长应该及时给孩子肯定的回应,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正确的、有意义的。孩子在得到认可后,会树立信心,他们会确信自己也能做到。并且,在下一次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先尝试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先去向父母求助。

其实孩子并没有父母认为的没有自立能力,他们远比我们想的要能干的多,是父母的爱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将他们困在安逸的温室里,受不到一点风吹雨晒。但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最好的成长环境,遭遇适当的挫折反而更利于他们成长。所以,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P5HRHQBd8y1i3sJWW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