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芷苓的冷暖人生,曾在上海演了149场,场场爆满,后抹泪离开

2019-12-02     听戏APP

大多数人都知道样板戏《海港》中方海珍的饰演者是著名的京剧演员李丽芳,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一个扮演“方海珍”的演员是重芷苓。当时《海港》还叫作《海港的早晨》,方海珍"还叫作“金素英"。童芷苓的弟弟童祥苓则是闻名遐迩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饰演者。姐弟俩都为样板戏立过汗马功劳。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姐弟俩却被同台批斗。

1995年7月6日,73岁的童芷苓病故于美国,临终前还向小妹童葆苓问起她最疼爱的小弟弟重祥苓的近况,当重葆苓告知她童祥苓在帮儿子开店时童芷苓长叹一声可惜,便与世长辞了。童芷苓在上海工作了几十年,为上海的京剧事业做出了贡献。在文化大革命”中最早被打入牛棚”,最晚解放期间受尽了残酷迫害。她生前所在单位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文化局却以“童芷苓的问题单位做不了主”为由,未能善后,以致灵前冷落,无限凄凉都是回忆录惹的祸

童芷苓究竟有什么问题呢?那还得从1964年说起。那一年,上海京剧院二团准备排演现代京剧《海港的早晨》。艺术上造诣不凡政治上要求进步又有京剧现代戏演出经验的童芷苓,很自然地被选中出任这出戏的女一号金素英”1964年6月“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上海京剧二团把《海港的早晨》带到北京继续加工并在驻地进行过几次内部彩排,得到了北京文艺界的一致好评。

江青却一反常态,不但溪跷地对这出经她提议改编的京剧现代戏骤然失去了热情,看也不看一眼,还对张春桥恶狠狠地说了句,与童芷苓在一个党内我感到耻辱!江青所指是什么呢?此时的重芷苓还不知道,在军统特务沈醉的回忆录中,提及军统头子戴笠过生日那天,曾叫重芷苓唱过堂会。其实,在梨园行里向来有“谁当皇上都得听戏”,唱堂会与政治无关”的共识,但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无风还起三尺浪呢就这轻巧的一笔日后带给了重芷苓无尽的苦难尽管这样,上海京剧二团还是很希望能够让《海港的早晨》参加现代戏会演几次试图请江青来审查她都推说没空,有病。张春桥看了该剧觉得可以,但江青一次也没有来,致使《海港的早晨》没能参加京剧现代戏的汇演。

1965年1月,修改完成后的《海港的早晨》经张春桥同意在上海人民大舞台试验公演。由重芷苓、小王桂卿主演。公演一个多月后,在观众的一片赞扬声中江青才勉强看了演出。当时她并没有提出什么修改意见。不料,3月8日,张春桥忽然把剧组领导和创作人员召去,板着面孔说,客人(指江青)看了戏,很生气。重芷苓等几个主创人员随后被扣上”抵制现代戏”的帽子,逐出剧组。剧组改建后,抓紧时间排演,于6月7日在上海艺术剧场进行内部演出再次邀请江青前来指导。

江青于11日召见剧组人员时大发雷霆说让一个最好的演员渍中间人物”不知什么鬼迷了心窍。尽管这个戏没有了童芷苓的身影,但弟弟童祥苓正是应姐姐童芷苓之邀来剧组出演江青所谓的中间人物"的。童芷苓感到恐惧,天真的弟弟还问她"中间人物"是什么问题?重芷苓冲弟弟摆摆手,示意弟弟不要乱讲话。会议结束后大家沉默散去童芷苓与弟弟从后台出来她一路走一路叹息,弟弟不解其意她轻声对弟弟说我恐怕完了。对政治不敏感的弟弟尚不知重家

即将面临的灾难,重芷苓也不好深说分手时只对弟弟说了一句小弟咱们好自为之吧。

自此,童芷苓被上海京剧院搁置起来不准她上台演出。她与丈夫陈力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夫妻俩迅速地消瘦下来。生性快人快语,活泼好动的童芷苓整日大睁着一双惊恐的眸子沉默不语足不出户。以往亲亲热热的同事和朋友无人敢来串门。童芷苓思念父母双亲,记挂着弟弟妹妹,可她哪儿也不敢去生怕家人因为自己的出现受到牵连。尽管弟弟曾经劝慰她说,《海港的早晨》是描写新中国建设的,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戏搞得不太好在所难免,江青点下名也算不了什么。敏感的童芷苓知道,让江青点了名就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政治上的玄奥更是单纯的弟弟所不能明了的。弟弟的话非但没能宽心,反而让她为不知深浅的弟弟更加揪心了。自从1957年“反右”运动中,妹妹童葆苓的丈夫石挥蹈海自杀后,不祥的阴始终笼罩在童家上空,如今轮到自己了,难道重家兄弟姐妹注定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个倒下去吗?那么下一位无疑就是小弟弟童祥苓了。

作为姐姐的童芷苓忧心忡忡,却又无能为力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一天弟弟童祥苓兴冲冲地前来看望她,并告知《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一角选中他来饰演时童芷苓大感意外,这可能吗?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迅使她兴奋得不知所措,只是一个劲儿地抚摸着弟弟的面庞,嘱咐弟弟要争气,拼上一切也要成功。童芷苓心里明白,此时惟有弟弟演好《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才能洗刷重家反对现代戏”的罪名文革“伊始,童芷苓以美蒋文化特务”的罪名,被红卫兵抄了家,抄出的黄金被抬了出来,童芷苓披头散发地低着头。

当其时房子、汽车早已上缴国家只留下这点黄金记录着她往日的辉煌了可她不想对疯狂的人群解释什么。令重芷苓想不到的是,这只不过是她苦难的开始六和塔下的谜团此时,身为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的江青,大权在握,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文艺圈中有可能知道三十年代自己作为蓝苹小姐在上海滩种种行迹的知情人,企图将了解她底细的人一网打尽,她编织的这个网里全部是当年的旧友和同事。为此,江青找到叶群,叶群又向江腾蛟进行了布置,让军人化装成“红卫兵”,于1966年10月9日凌晨,在上海兵分五路对赵丹、郑君里、顾而已、陈鲤庭、重芷苓等五家进行毁灭性抄家。

抄到的所有材料,一律专程送到北京交给叶群。这些人查抄得十分细致,尤其是涉及到三十年代蓝苹小姐的照片或有关的文字材料,全部收回,片纸不留。收集到的材料先是放在空军某处可是江青不放心,后来,又让空军把材料送到了林彪办公室里,由那里的赵秘书当若叶群、谢富治和江青本人的面在后院的火炉里全部烧毁。

江青要找的东西就是当年在六和塔下举行婚礼的照片和两本落入前夫唐纳手中的日记,以及五八年她写给郑君里的一封信。江青认定唐纳出国后这些物品准是留给了他这几位好友中的某一个郑君里最为可疑,而且自己的手迹还在他的手里如果说赵丹等人与六和塔婚礼还有

关联的话,那么查抄重芷苓的家就不知道江青一伙究竟是如何考虑的。童芷苓虽说三十年代在上海红极一时,与话剧电影界人士有过些许接触,还曾在《夜店》等多部电影中饰演主要角色但与蓝苹往来不多六和塔下更无她的身影与唐纳的关系更没有密切到可以私藏日记的程度。

为什么重芷苓会牵涉其中?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秘密抄家”在粉碎四人帮”后成

为”国案”,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在叶永烈的《江青传》中第一章秘密抄家”里详尽地记录了这次抄家的全过程。秘密抄家的主要目标是郑君里,江腾蛟觉得只抄一家目标太暴露,要找几家“陪抄才能掩人耳目,征得叶群同意后,童芷苓等几家不幸被选中。童芷苓自抄家后遭遇厄运。随着弟弟童祥苓扮演的杨子荣”顺利排练,对童芷苓的批斗就愈加频繁和狠毒。童芷苓常被勒令跪在乒乓球台上,被人揪头发,拉膀子,四周还画着暗喻童家黑势力"盘根错节的蜘蛛网目的就是为了刺激年轻气盛的童祥苓让他心情烦躁演不妤杨子荣”,既而从舞台上消灭童祥苓,消灭“董家班作为上海京剧院造反派”头子的于会泳还恶意唆使后楼学馆的学生们,以极其残暴的酷刑拷打童芷苓等几个被揪斗出来的人。

顷刻间上海京剧院学馆成了人间地狱。童芷苓常常被造反派”当成棒球打过来又打过去,还被装入麻袋在楼梯台阶上反复拖拽,几次被抽水马桶里的水冲击得背过气去…种种惨无人道的法西斯酷刑让人不忍目睹,更令人发指。童芷苓常常遍体鳞伤、血迹斑斑。每次折誊过后她都悄悄地让护士用沙布把伤口包扎好,她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她的伤痕尤其怕冲动的弟弟知道。瘦弱的童芷苓咬牙忍受肉体的折历就是担心弟弟忍无可忍上了造反派”的当.

姐弟相残只因一封家书

1966年,《智取威虎山》晋京演出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兴奋的重祥苓在给妻子的信中,顺便也给他的姐姐童芷苓写了几句话因为他知道姐姐对悬系着童家人命运的《智取威虎山》-剧的动向很是关心。弟弟首先告诉姐姐主席看了戏还改了词然后他写道我们文艺工作者应积极去表现工农兵我希望姐姐若有什么问题就交待,但我相信姐姐不是坏人。不料,这封信落入了造反派”的手中,就这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语竟成了弟弟为姐姐翻案的白纸黑字的铁证。

童芷苓知道糊涂的弟弟闯下大祸了,童家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果然,弟弟刚一返沪,姐弟俩就同台被批斗。连远在北京的妹妹童葆苓也未能幸免,年迈的父母双亲更是被惊吓得主动带领红卫兵查抄早已一贫如洗的家。为了保全弟弟及全家人,童芷苓决定牺牲自己。可她几次派丈夫陈力前往弟弟童祥苓的家,均未成功。1967年的一天,姐夫陈力终于披星藏月悄悄地进入了童祥苓的家传达了童芷苓的话姐姐说,看到弟弟被连累她非常难过她吩咐弟弟一定要揭批她哪怕一次也行,事已至此,大家何必同归于尽。促犟的弟弟哪里肯听从姐姐的劝告?姐夫陈力临别时无奈地说,重芷苓为一家人的命运都操碎心了。暗示董祥苓别再犟了想法儿活下去最要紧.

深夜,斗争大会在《海港》剧组举行。当批斗到童芷苓时童芷苓如愿地看到弟弟主动起身缓慢而机械地交待了与姐姐见面和通信的问题。弟弟终于听话了,肯揭批姐姐了!心慰与心痛同时袭来。童芷苓把自己的前半生想了几个来回还是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竟要面对这般的骨肉相残?童芷苓,祖籍江西南昌,1922年8月21日生于天津。

10岁开始学艺,不久便以她的动学敏悟、表演传神而得到前辈名旦王瑶卿的赏识,由此打下深厚的旦角艺术基础。1936年她搭班演出经登台,即显露头角。翌年,应南京大戏院之聘,南下献艺,以舞台新星享誉金陵。抗日战争爆发后,她随戏班辗转南方各地,所到之处广受欢迎.

1939年,重芷苓组建苓剧团”,即后来的童家班”在天津连演3个月声名大振,当时天津《庸报》有《名坤伶童芷苓特写》一文,给她的表演技艺以颇高的评价。同年,她在天津拜荀慧生为师。在潜心研习荀派艺术的同时,还兼学梅、程、尚各派。三十年代,她经常演出《红娘》《金玉奴》、《香罗带入《红楼二尤》、《钗头凤》、《鱼藻宫》等荀派戏,以及《天女散花》《贵妃醉酒》、《生死恨》《凤还果》、《抗金兵》等梅派戏。

她戏路很广,表演既讲究规范,又注重运用传统的程式来创造角色,因此被誉为荀派梅唱"。1943年春她的一出《纺棉花》轰动沪上在上海6个月的演出期间,该剧上演了149场,场场爆满。1945年她正式投师于梅兰芳门下在表演艺术上得到进一步深造。

五十年代以来,童芷苓结合自己的表演特点,对《红娘》《金玉奴》等传统剧目的舞台演出作了更为合理的艺术加工和处理,使人物性格更丰满、完整她又成功地塑造了尤三姐、王熙凤武则天、谢瑶环等性格各异的古代妇女形象她还是解放后最早出演现代戏的演员之一。她主演的大型现代戏《赵一曼》,运用京剧艺术形式,成功地塑造了现代女英雄的形象受到抗联战士的热情赞扬1961年她又主演了农村题材的小喜剧《送肥记》以生动、风趣的艺术语汇塑造了农村妇女钱二嫂的形象,深得观众好评。1957年,由重芷苓挑头组建的重家班"由于弟弟童祥苓、弟妹张南云的回归与原来的大弟重寿苓、妹妹童葆苓汇合一处更加壮大了力量在上海更是赫赫有名.

想不到多年的努力,竟成了百口莫辩的罪行”自己成了美蒋文化特务童家班”成了反动封建帮派”,连累了童家,更连累了她视为珍宝的小弟弟童祥苓。面对向来正直坦荡的弟弟违背心愿地揭批自己童芷苓思绪万千是她从洪水中敦出了弟弟,是她引领弟弟走上京剧舞台是她邀请弟弟回上海参加童家班”也是她强迫弟弟昧着良心童芷苓知道,她的每一声啜泣都如尖刀般刺入弟弟的心肺她强忍着但终于还是嘤嘤地无助地哭出声来盖棺仍未定论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本是举国欢庆的时候,母亲却到了弥留之际,重家兄弟姐妹终于在母亲的病床前吃了一顿团圆饭。童芷苓声泪俱下地对亲人们诉说着文革”中的悲惨遭遇连连感叹活下来可真不易呀!

在清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的冤假错案时上海京剧院的其他被揪斗的人员均获得平反回到了原单位。一心盼望平反的童芷苓却愿望落空。弟弟曾是江青点名让他饰演杨子荣”的,因此被认定为江青的亲信再次遭到审查。历史竟然如此富有戏剧性!以前她连累了弟弟如今弟弟又连累了她进入八十年代,童芷苓虽然回到上海京剧团恢复了演员身份没收的财产也相继退还给她尽管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关于她的历史问题有关单位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童芷苓精神上饱受的疮痛无人负责,更无人赔偿。这一时期童芷苓多次赴香港、美国等地访问演出,与国内外京剧同行合作演出了《宇宙锋》、《大闹宁国府》《梅龙镇》、《坐楼杀惜》《金玉奴》等传统名剧1987年访美期间,纽约亚洲协会为表彰她从事京剧艺术50周年的辉煌成就,以及她访美期间为推广中国京剧、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特向她颁发了杰出艺人奖”。同年5月,童芷苓离开了上海这座把她一生的泪水都流干了的伤心城市,定居美国。期间,童芷苓只回国一次看望弟弟童祥苓送了一大包西洋参嘱咐弟弟保重身体。此后再也没有回国直至客死异乡。2002年,童芷苓的骨灰由儿子陈吉送回上海安葬于福寿园钟灵苑终与丈夫陈力长眠一处。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童芷苓身后的是非功过却由谁人评说呢?

墓碑上镂刻着盛装的重芷苓,飘飘然似在天国歌唱,耳边依稀回荡着她那句心愁百结的[四平调:那失路的英雄别具悲怀……这是童芷苓扮演的柔情似水,性烈如刚的尤三姐"初见到在《宝剑记》里客串林冲的柳湘莲”,一见倾心,看戏归家,仍念念不忘,细细品味,深深思慕,以致情不自禁地高歌起舞。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不成想这竟成了童芷苓生的谶语了。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DXtxm4BMH2_cNUgQa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