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富英:谭门中承上启下的一位大家,文章内含梨园族谱,值得收藏

2020-05-05     听戏APP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谭富英(1906 - 1977),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
  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父辈影响。后入富连成科班,向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学艺,工老生。坐科六年,在严师督导之下,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擅长靠把戏,后又在其父谭小培和老师余叔岩的教导下继承"谭派"和"余派"风格,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酣畅流漓,朴实大方,技艺大进,他的演唱被人们称为"新谭派"。

谭富英:谭门中承上启下的一位大家,文章内含梨园族谱,值得收藏


  谭富英是谭门“京剧世家”中承上启下的一位大家。
  京剧讲“家传”,传两代三代的不乏其“家”,但像谭门从清代传至今天已届七代,且代代颇具声名,尚不多见。
  这七代是:谭志道——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这七代人,除谭志道工老旦外,后六代均工文武老生。
  七代人中,现在的观众最熟悉的是谭元寿,因他饰演了“样板戏”《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其实,最著名的是谭鑫培(他有“伶界大王”之誉,1905年曾拍了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且是清廷的“内廷供奉”)和谭富英(他是“四大须生”之一)
  谭富英先生嗓音天赋绝佳,清亮甜美,膛音、脑后音、口腔共鸣都非常好,气与力结合得相当巧妙,晚年唱法益加考究,韵味更为醇厚。唱时感情极其投入,注意人物的身份、性格及其所处的特定环境,讲究吐字和收音。他的唱腔简洁、明快、洗炼,朴实自然,吐字行腔不过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气充实,行腔一气呵成,听来韵味醇厚,情绪饱满,痛快淋漓,这些都是谭富英唱腔艺术的主要特点。

人物关系:

曾祖:

谭志道 (1808~1887)

爷爷:

谭鑫培 (1847~1917) 同光十三绝 谭派鼻祖

父亲:

谭小培

儿子:

谭元寿 谭派艺术第五代掌门人

老师:

叶春善 (1876~1935)

同学:

杨小楼 (1878~1938)

师侄:

茹富兰 (1902~1973)

余叔岩 (1890~1943) 前四大须生

师侄:

李少春 (1919~1975)

孟小冬 (1909~1977) 著名京剧女演员

梅兰芳 (1894~1961) 京剧“四大名旦”

师侄:

言慧珠 (1919~1966)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世芳

毛世来

魏莲芳 (1910~1998)

李玉茹

童芷苓

杜近芳

程砚秋 (1904~1958) 京剧“四大名旦”

马连良 (1901~1966) 著名京剧艺术家

师侄:

言少朋 (1915~1984) 蒙古族

梅葆玥 (1930~2000)

梁益鸣

李慕良

关正明 (1926~2009)

马长礼

叶盛长 (1922~2001)

张学津

冯志孝

学生:

马长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Nsw5nEBnkjnB-0zVG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