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荷666
来源:本头条号圈子“何处是乡愁”投稿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大集体的时候,年年都去煤矿拉煤。拉煤是政府下达的任务,公社把总数分给各大队,各大队再分给各小队。这样任务下达后再指定往哪里拉(县煤公司、社办工厂、公社食堂),这样说吧:哪里需要往哪里拉!
任务分配后,各大队马上行动,乡间土路上开始出现运煤大军。各小队都有一支队伍,架子车一辆接一辆在田野里宛若条条游龙……负责拉煤的公社干部,此时心里髙兴,特别放心地坐上先去煤矿的汽车。
由小队组成的一支支队伍,高喊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拉着架子车比谁跑得快,比谁拉得多;这场面是很有感染力的。在“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的歌声中出发,然后组成浩荡拉煤大军,向五,六百里地远的煤矿行进。
我们村紧邻去县城的公路。一大串架子车拉煤回来,停在路边,找人看管。他们要回家吃顿饱饭再睡上一会。因为来回一千多里地,一路上风餐露宿,只靠小队发的一点口粮又不发钱(那时候真没钱,有也只是三角两角的),确实太苦太累了。歇上一小阵后,他们再把煤拉到指定地点,我们这些上小学的孩子们不论男孩女孩,都停课帮忙,在拉煤车上梆条绳子作为偏套,帮大人添把力气,把煤送过去。
卸完煤,回家刚好顺风,大人们把架子车连起来,用树棍撑起被子作帆。风吹破被架子车飞跑。对大人们来说这是一次平安远航,对我们这些没去过县城的农村娃来说,却是一次永生难忘的远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