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人”彭霞。她身高不到一米,43岁的她和患有脑瘫的丈夫,十年来一直在街头以卖气球为生。与寻常人相比,生活本就充满艰辛,然而他们心有大爱,将辛苦攒下的积蓄捐给困难大学生、社会孤寡老人以及灾区同胞……
袖珍姐姐彭霞家喻户晓
凌晨4点,彭霞的家亮起了灯,一个不到一米的“小人”从床上起身,她悄悄地洗漱。十来分钟后屋里的灯灭了,彭霞“袖珍”的影子走到门外,她慢慢“挪动”着三轮车。由于腿长不到30公分,她几乎只能站着才能骑走三轮车。
“骑车去工厂要1个小时,给气球充气要1个小时,返程也要1个小时,4点钟起床已经够晚的了。”这么早起床,彭霞对此不以为然。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地面上冒着滚滚热浪,彭霞的额头上布满了一层汗水。手上缠着一根根白线,时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买气球,每卖出一个气球,她都会热心地将气球拴在孩子的手腕上,站在人群中,不到一米的身高像个孩子,经年累月出现在街头,“袖珍”的彭霞早已家喻户晓。
“我很佩服这位大姐,她不比寻常人,作为一个女人她更不容易。”一个正在买气球的年轻妈妈由衷地赞叹。而在不远处的街头,彭霞的丈夫也在卖着气球。夫妻俩常常一卖就是一天,这一坚持就近十年。
经营“爱心”的“气球姐姐”
2000年,彭霞嫁给了同样患有残疾的丈夫傅大哥,傅大哥是早产引起的脑瘫,行动不便。刚开始两人开了一家“爱心商店”,做生意需要与人打交道,丈夫便常常鼓励她,渐渐地彭霞从自卑中走出来,她变成一位女强人,生意也越做越好。
可好景不长,2010年,因为拆迁的原因,店铺被征收。之后,为了继续帮助他人,夫妻俩索性来到街头卖起了气球。
夫妻俩抛头露面一个月只能赚2000元左右,除了生活开支和孩子学费外,剩余的都被夫妻俩捐了。500元、1000元……赚来的血汗钱,夫妻俩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募捐箱内。
2008汶川地震时,彭霞和丈夫内心被深深打动,夫妻俩便开始了人生的第一笔捐款。之后,夫妻俩一发不可收拾,捐出的善款从未中断,至今夫妻俩已经帮助了2名大学生、3名小学生和几位老人,累计捐款近万元。
从不气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
除了卖气球,彭霞每周还抽出一个下午去学电子琴,一坚持便是7年。她非常感谢街道和社会好心人对她的帮助,平时她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做点实事,虽然生活不易,但她从不气馁,身怀感恩。
彭霞经常会收到好心人的捐助,但是全部被她退回了。“我非常感谢那些好心人,他们的善款应该用来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今年她的儿子以560多分考入了安徽理工大学,如今一提到儿子,彭霞的眼睛都笑弯了。
这些年来,彭霞一直乐观地面对生活,今后,她也将继续践行自己的坚守,继续让更多人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无论生活有多苦,遇到多大困难,她都会努力地笑着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