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岁、14岁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什么呢?
正常状况下孩子们高中毕业大概是18岁左右,高考也证明了自己12年以来的努力,但是“神童”就不一样了,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可能只需要我们一半的时间。
14岁考入大学,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何碧玉,从小成绩就特别好,在10岁时她被选入河南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同一班级里大概有30名学生。
何碧玉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所有课程。
14岁参加高考的她,创造了河南考生的神话,以
标准分900分的
成绩,成为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就读生物与科学系。
就算是在清华大学这样都是“学霸”的地方,何碧玉的到来也是让大家称赞的。
考入清华后,人们还曾担心她会因为年龄无法融入校园生活,毕竟年龄比其他人小很多,但何碧玉的表现还是很好的。
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绩而骄傲,而是继续认真努力的学习知识,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她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
毕业后的选择有些令人失望
成绩优异的何碧玉顺利进入了美国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拿到了神经科科学博士的学位。
从学校毕业以后,从事了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努力成为了纽约大学医学院
神经学系的助理教授
。
从神童到助理教授,何碧玉这利一路
闪着光的经历
让人感叹,她的职位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可以拿到很高的工资。
可是取得好成绩的她,最后的选择留在国外,人们满心以为当年的那个“神童”,深造之后可以在国内做出一些贡献。
但很无奈别人还是有选择理想生活的权利,谁也无法干涉,只是这个结局有些让人失望。
怎样引导孩子?
神童只有那几个,同样提前考入大学的女孩还有她,到她当年是以325分的成绩考入一所专科大学。
可是进入学校后,因为与同学年龄相差太大,导致她与周围的好环境格格不入,最后无奈辍学。
在我们身边学习好的孩子很多,但是像他们这样超前完成学业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所以在培养孩子的同时,不要太急于求成。
1)成功不是靠百分之百的天赋
孩子天生聪明是件好事,这使他在学习上比别人更轻松一些。
但聪明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足够努力。源源不断的摄入新知识,才会让自己变更优秀。
2)不要“揠苗助长”扰乱了孩子的节奏
有些时候不是超前了就代表优秀,女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没有极强的能力和扎实的基础,一味的追求速度,最后只会打乱了孩子的节奏。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学霸,但是他除了学习其他事情真的做不好。
我们住校,他的妈妈租了个房子在学校附近陪读,每天接送、为他做饭、
洗衣服洗袜子、整理书包
等等,老师都担心他上了大学以后怎么办。
所以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独立性的培养,看到过好多上了大学的同学,被子还都叠不好,衣服洗不好。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为了让他在毕业以后更能适应工作环境,别太依赖于被家长照顾。
团子妈心里话: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自己更优秀,把别人的优秀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吧。
【今日话题】你觉得应该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