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佣人女儿”火了,家务多到做不完,亲妈依旧不满:你烦死了

2020-09-11   育儿小米

原标题:11岁“佣人女儿”火了,家务多到做不完,亲妈依旧不满:你烦死了

我们常说一句话,“

孩子是上帝赐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

许多父母也都非常珍惜这份礼物,他们会奉行“

一切以孩子为主的原则

”,把自己最好的都留给娃!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不少生母、生父虐待孩子的事例。

前些天,兜妈就看到一则故事,被里面的反派气得直跺脚!

11岁“佣人女儿”火了,家务多到做不完

故事的女主角叫诗盈,是家里的大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

身为家中的老大,诗盈自然要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压力。

所以,她不仅要帮助妈妈做家务,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只要诗盈待在家里,就没有休息时间。

许多同龄人都不喜欢上学,但是我喜欢。因为上学比在家里轻松一百倍。

一位11岁的女孩子竟然会说出这种话,做父母的难道没有反思吗?

答案,显而易见。

为什么不把锅洗了呢?

看见女儿拿着扫把一直在屋里“磨蹭”,妈妈不耐烦地做出了下一个家务活的指示。

听到这句话后,诗盈只是默默地点着头,放下扫把,走向厨房。

毫不夸张地说,家务活根本多到做不完,她要扫地、拖地、洗碗、刷锅、洗衣服……

等做完了家务活,她又要照顾弟弟妹妹,忍受着自己的课本被弟弟撕坏、被妈妈丢到地上的残酷现实。

即使如此,妈妈依旧对诗盈

非常不满

你烦死了。

没错,无论诗盈做得多么出色,她的妈妈依旧不满意,好似天生就讨厌这个大女儿。

看到女儿做家务时,她也不会帮忙,只会舒适地坐在沙发上陪儿子、小女儿玩耍,同时还不忘嘲讽诗盈:

在干嘛?真磨蹭!烦死了!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钉宫三连” ……

但是,诗盈被问到是否想和妈妈一起玩时,她毫不犹豫地说道:

想,可是妈妈不想,她对我很不满。

生活中,诗盈很少有机会和妈妈一起交流,与其说没有机会,倒不如说妈妈只在乎弟弟、妹妹,对于这个姐姐,她一点不在意。

11岁的大女儿,根本不像一位孩子,反倒是像家里的“佣人”、“保姆”,还是包吃、包住、没工钱的那种!

话虽如此,诗盈并没有任何不满,因为她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分析:为什么亲生妈妈对诗盈这样残忍?

1.诗盈刚出生时,这对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把她交给了乡下的奶奶照顾,过了七、八年才重新接回家,这也导致母亲对诗盈没有太多的亲子感情。

2.家庭琐事太多,家里又有一儿一女,自己劳累过度,于是就喜欢拿大女儿当出气筒。

3.整个事件中,我们都看不到爸爸的出场。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做个猜测,妈妈对自己的老公颇有怨言,而这位大女儿只不过是“替死鬼”,说不定事件里面还有难言之隐。

当然,无论真相是什么,受伤害的永远都是孩子!

诗盈从小就在奶奶家长大,没有感受到父爱、母爱,内心缺乏安全感,她回到家后本应该得到父母的关爱,然而事与愿违……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未来性格难免会受到重大影响。

孩子长期被父母漠视会怎么样?

1.

亲子感情破裂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也就算了,他们还要亲眼目睹自己的弟弟、妹妹跟父母“秀恩爱”,这种鲜明的对比会让他们感受到命运的不公。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社交圈只有学校和家庭。

学校中发生的事情,他们想跟父母分享,可是当父母漠视自己、讨厌自己的时候,他们就没有了倾诉对象。

长此下去,孩子与家人的关系就会越来越淡薄,亲子感情破裂是迟早的事。

同时,孩子有兄弟姐妹的话,可能也会影响手足之情。

2.

孩子会抑郁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

临床心理学发现,

童年期间情感长期被忽视的人,常常会为他人着想,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这时候,孩子的负面情绪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会变得自我怀疑、悲观、甚至抑郁。

幸运的是,诗盈虽然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但是她的心态非常好,这就可能会降低患抑郁症的几率。

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单亲妈妈,由于她失去过一个孩子,害怕再失去一个孩子,就过分地盯紧女儿的生活。

她不懂得自己应该关心女儿哪方面、不该过分干预哪方面,这也导致女儿没有生活自主权,得不到母亲的真正关爱,最终患上抑郁症。

所以,父母要学会高质量关心孩子,既不能漠视、也不能情感控制,否则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3.

孩子性格变化

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里就会缺乏安全感,他们就会变得内向、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说话,产生自卑的心理。

等到他们长大后,也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职场上前途有限、爱情上难以遇到知音。

然而,这只是第一种性格变化,而第二种性格变化就比较极端。

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漠视,内心得不到关爱,他们性格就会变得孤僻冷漠,缺乏同情心与爱心,看到弱小的人就会欺负,变成一个不良少年。

等到他们长大后,这种冷漠的性格还可能发生变异,让孩子成为偏执、反社会人格的人。

兜妈寄语

11岁女儿沦为家庭佣人,想和妈妈亲近惨遭拒绝:

别让漠视毁了孩子

后来,在育儿师的帮助下,妈妈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开始尝试接纳诗盈、体谅诗盈的心情,平等的对待每位孩子。

对此,善良的诗盈也体谅了妈妈,慢慢地向妈妈打开心扉。

可是,从始至今,在外打工的爸爸都没有露面,这不禁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家人之间都是心连着心的,但凡有一个人缺位,都会引起“蝴蝶效应”,造成不好的后果。

各位宝妈、奶爸,你们觉得诗盈的父亲和母亲的谁的错更大?你们有关注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吗?快来探讨一下吧!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