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跌倒自己爬
委屈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生活中并不是我们不想受委屈、怕受委屈、受不了委屈就能够回避的。 要想孩子在剧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就得具备经得起受得住委屈的心理素质,因此从小开始委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对孩子进行随客观存在的委屈锻炼,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当孩子受了委屈时,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大动干戈。 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如果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家长就不必为此硬要去找人理论清楚。 在家里也可以在某些问题上让他受点委屈,之后再给他分析事因,讲明道理或向孩子承认错误。 对孩子进行委屈锻炼时要注意进行是非教育,在勇于承受委屈的同时勇敢地站立起来,以健康心态和高尚人格直面人生。 承受委屈是坚强勇敢的表现,是增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最基本的途径。 家长只需善于运用“相信你能。”“你肯定可以试一试。”
二、学会放弃,调整自己的情绪
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艺术大师、专家学者、政坛新秀或全能冠军,因材施教才能更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因此放弃在许多时候是一种智慧之举。 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贪婪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什么都不肯放弃的人,什么都想占为己有的人,结果会连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也会失去。 学会放弃,就是教育孩子,在“利”与“益”两者之间要正确取舍,在应该放弃的地方果断放弃,在不应该放弃的时候,勇往直前地挺住。 家长可对孩子说:“即使失败了,也未见得是件坏事。”
三、奖励要有“度”
家长对孩子的奖励要适度,要重视孩子的内部奖励———从活动本身中获得满足。 有的人虽然长大了,但还非常依赖外在的、他人的“赞扬”,只要他人说“不好”,心里就会非常难过。 所以,家长奖励孩子时,要常常提醒他,奖励的是“他身上的积极特征”,而不是事情本身。
四、促进人际交往,培养坚强意志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朋友,并让他们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教育他们乐于关心和帮助同伴,包容朋友的不足。 孩子的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差,常表现为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忽冷忽热的冲动行为。 为此家长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如每天坚持在同一时刻读一篇文章就是一种磨练意志的方法。 让孩子能自己告诫自己:“我应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