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学习习惯而言, 可分为具体行为操作层次习惯和心理操作层次习惯。 前者如写字、看书、动作速度等习惯, 后者如思维、记忆等习惯。 就习惯作用而言, 可分为良好习惯和坏习惯。 前者如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工整、守时、好问、勤思等, 后者如作业潦草、拖沓、上课讲话、懒于思考等。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不能靠空泛说教,而是主要依靠培养训练。那么,家长如何培养训练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一、从小抓起
古人云“养习于童蒙”,意思是好习惯要从孩提时代开始培养。这话很有道理。 许多专家经过长期调查研究证实,3~12 岁是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期。 因为这个时期,孩子求知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和训练。 例如在孩子牙牙学语时期,便喜欢看鲜艳的图案,对有动物画面的图书会“专心”盯上一会儿。 这时家长就可以抓住时机,培养孩子边看边讲的阅读能力便是培养阅读好习惯的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也逐渐形成。 12 岁以后,孩子已经形成的习惯要纠正过来就困难多了。
二、从小事做起
诸葛亮有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必须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 例如,今日事今日毕,按时交作业,家长要抓住不放,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经过长期训练,孩子便会养成好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在培养孩子习惯时,切忌要求过多,全面开花。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一事无成———循环往复地提要求,没有一个要求落到实处,倒有可能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所以,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循序渐进,抓一项成一项,坚持不懈地培养一个好习惯。 日积月累,逐步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心锻炼,反复强化
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的结果。 现代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在回忆父亲对他早期学习习惯的严格训练时说:“代数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困难,可父亲的教学方法,使我精神不得安宁,每个错误都必须纠正。 他对我无意中犯的错误,第一次是警告,是一声尖锐而响亮的‘什么’,如果我不马上纠正,他会严厉地训斥我一顿,令我‘再做一遍’。我曾遇到不止一个能干的人,可是他们到后来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人学习松懈,得不到严格纪律的约束。 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正是这种严厉的纪律和训练。”父亲严格的训练,终于使维纳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成为誉满全球的科学巨人。
孩子不良习惯的形成并不是短期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纠正这些坏习惯,除了启发自觉、提醒、检查、督促、重做、不搞下不为例,有时还需要一些矫枉过正的举措。 纠正一个坏习惯比培养一个好习惯难得多。 只有严格训练,反复强化,才能逐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