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同事邻居肖姐在生完孩子半年后就重新回到了职场,而为了孩子让得到很好的照顾,她就把孩子送到了婆婆家让她带着。今年孩子6岁了,她就把孩子接了回来,让他上学。
一次,肖姐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他把一路走一路让框子里装东西,看到新的,他又把框子里的随手扔在地上。导购看到后就劝导他把东西放回原处。谁知道,孩子竟然大声骂到:"你们在超市打工的,本来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
导购员听到后,正想要发火,这是肖姐的婆婆走了过来对她说,"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就不要和他计较。"看到婆婆护着孩子,肖姐就立即让孩子向导购员道歉,说:"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妈妈是做这个的,然后还被别人这样说,那你会怎么想,所以你今天必须向阿姨道歉!"然后肖姐又对婆婆说,"现在孩子小,这样惯着他,我们以后想管也管不了"。旁边的人看到都纷纷称赞。
在应该教育孩子的时期,父母们应该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不然,等想到要教育他们的时候就管不动他们了。
1、变得自私自利
由于孩子一直处于家庭的中心位置,孩子能得到家人能给予他们的所有东西,所以他们不用和别人分享东西,这样他们逐渐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与别人分享。等到孩子长大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不会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他们就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2、变得骄奢蛮横、不尊重人
家人对孩子事事迁就,他们只要想要什么,家人就想办法准备好,而且,当他们在家中犯了错,家人们也不会责怪他们,所以当他们出到外面遇到别人的一些管教,他们就不愿意听,甚至还会责骂别人。如果家长看到他们犯错时还是纵容他们,不纠正他们的行为的话,等到他们长大后,他们就会变得蛮横无理,不尊重别人。
3、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孩子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就会渐渐时期独立生活的能力。家人照顾不了他们一辈子,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如果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将很难生活。
1、多与老人沟通教育观念
老人带孩子都是凭经验的,而且由于是隔代的,他们对孙子孙女难免会比较宠爱,所以父母们要多与老人沟通应该要怎样教育孩子。这样老人们的一些旧思想就会稍微得到改变,他们在带孩子时也会逐渐变得更加理性,不会过于宠溺孩子。
2、教育孩子的立场要一致
一般情况下,但孩子犯错受到父母的批评后,他们往往会去找爷爷奶奶帮他们在父母面前说好话。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们应该要提前和老人商量好,保持立场一致,让他们没明白,犯了错就要承担后果,谁也帮不了他们。
3、如实在改变不了老人的观念,最好自己带孩子
如果老人们的观念和孩子父母的观念不一致,但是跟他们沟通,他们也不理解的话,父母最好自己带孩子,免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冲突,伤害到了长辈们,影响到家庭的和气。
老人们的教育观念难免会和年轻人的不一致,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和作为长辈们的孩子,我们要和长辈进行充分的沟通,尽量在教育观念上达到一致,这样才能一家人和和睦睦地教育好孩子。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