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今年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尽管气温下降,天气逐渐变凉,但是气候依然干燥,不少人难免出现咽干、鼻干、嘴唇干裂、皮肤干痒等“秋燥”问题。因此,秋分时节要格外注意预防秋燥,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
那么秋分适合吃什么?
1、荸荠
荸荠,又称马蹄,肉质洁白、甘甜多汁,清脆可口,营养丰富,既可以作为水果,同时又能当做蔬菜。荸荠性寒,味甘,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清音醒酒等功效,对秋燥咳嗽、咽喉不适、津伤烦渴、肺燥咳嗽、阴虚肺热等症有效,是秋季食疗佳品。
不过,由于荸荠性寒,脾胃虚寒、容易手脚冰凉的人不宜生吃。并且荸荠生长于水田中,皮上和肉质中都可能含有细菌和寄生虫,会有感染风险,尽量别生吃。如果实在要生吃荸荠,一定要洗净去皮,而且别多吃。
2、鸭肉
秋分时节,天气凉爽,人们的食欲也渐渐变好,肉类也就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但是肉的种类很多,口味营养也不同,我们应该根据体质、气候选择合适的肉类,比如冬季进补适合食用鸡肉,而燥热的秋季则适合吃鸭肉。
鸭肉性寒凉,味甘,能够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虚利水,养胃生津,对阴虚失眠、肺热咳嗽、大便干燥、小便不利等症有利。并且每到秋天,新鸭最为肥壮肉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易消化,是秋季食疗首选肉类。
3、山药
山药不仅是食材,在中医上也是一味中药。《本草求真》中这样记载山药: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
秋季容易皮肤干燥,头发枯燥,肌肤暗沉,而山药能生津润肺、降燥润肤、滋养毛发,是这个时节润肺去燥的绝佳食品。
4、银耳
银耳自古以来就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滋补佳品,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因其口感、功效与燕窝接近,而价格却很亲民,所以又被称为“平民燕窝”。
银耳性平,味甘淡,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膳食纤维、银耳多糖等营养成分,有润肺、滋阴、润肠、嫩肤的功效。中医认为,银耳润而不寒,甘而不腻,是秋冬润肺滋阴要品。
5、梨
要说最适合秋季润燥的水果,非梨莫属。秋梨果肉鲜嫩多汁,素有“天然矿泉水”之称,常吃能够清热解毒、生津润肺。秋季每天吃一两个梨,对秋燥引起的鼻咽干燥及阴虚所致的烦渴、干咳、痰黄等症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梨性寒凉,寒咳、体质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此类人群如果想吃梨,可将其与冰糖煮水或隔水蒸后食用。
6、蜂蜜
蜂蜜被称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品”,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在秋天经常饮用蜂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肤养肺、防便秘的作用。
7、鲜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秋水仙碱等营养素,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研究表明,吃鲜百合可以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养心安神,吃干百合则能健脾养胃。将百合和银耳一起煮汤服用,是绝佳的健脾滋阴饮食疗方。
8、莲藕
眼下,正是鲜藕大量上市的时节。藕生吃或榨汁饮用,可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清热凉血,对秋燥引起的口干、流鼻血、咳嗽等症有作用。
将莲藕做熟,性由凉变温,虽失去了清热凉血的功效,但对脾胃有好处,可以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养阴润燥,是妇孺老少皆宜的滋补养生好菜。
秋分的特点是昼夜同长,除了多吃以上8种清润的食物,我们的养生也要顺应时节变化,才能更好的调养身体。
秋分养生原则
1、“秋冻”宜适度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下一场秋雨,温度就降好几度。虽然老话提倡“春捂秋冻”,同样也要注意风寒入体引发感冒,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为了避免风寒,适时添加衣服还是很有必要的。
2、运动宜轻松平缓
秋高气爽,是锻炼的好季节,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慢跑、健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登山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
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3、调养精神,放松心情
秋季天气日转凉,万物渐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悲秋伤感之情,所以秋分时节的养生关键还在于精神的调养。
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收敛神气,乐观的心态加上平静的内心更能适应秋燥之气,建议多选择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消解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怎么样朋友们,关于秋分的养生小知识你学会了吗?
秋收好了,才有冬藏的可能,这个冬天过得好不好,你还有一个月的努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