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中秋,圆月圆相思。中秋不仅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也是吃货们大饱口福的日子,秋季养生吃些什么传统食物好呢?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螃蟹:养筋益气,解结散血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菊黄蟹肥,热一壶小酒,窝在沙发追着剧,在秋风飒爽的日子里吃得满指蟹油,算得是秋日里最难得的惬意。
秋季刚好是螃蟹生长最好的时候,这个时期的螃蟹不仅肉厚肥嫩,还味美色香,特别是“大闸蟹”,更是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是蟹中之上品。绵软的蟹黄和蟹膏还有白嫩的蟹肉,都在等着你哦~
鸭子:清热排毒,滋阴补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鸭肉有清热、排毒、滋阴、增强人体免疫力、补肺、润燥、养颜的作用,而且对咳喘、便秘有一定的功效。
桂花酒:暖胃驱寒,驱浊化湿
农历八月中正式桂花暗香浮动的时候,花香忽远忽近,无可捉摸。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把桂花夸作花中一流,桂花酒也当可为酒中一流。
那金黄的色泽分明浸入了人间的真情,那粘稠的液体当是棉柔着尘世的酸甜,它的功效又何止化痰散瘀、祛风御寒、润肠通便、润肺清燥、健胃止渴,饮之当神爽气朗,透体通泰。
柚子:降糖减脂,美容养颜
你知道吗?中秋除了吃月饼,柚子其实也是中秋节必备品之一。柚子圆圆的象征团圆,柚子谐音游子,因“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吃点甜腻的月饼,再吃点甜酸多汁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充满清爽感。南方的中秋习俗还会用吃完的柚子皮做成可爱的柚子灯、柚子帽...
月饼:月圆人圆,应情应景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时期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正是赞美月饼的酥甜。发展至明朝,月饼被赋予了团圆的雅意,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小小的月饼里,寄托着中国人的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轻咬一口,唤起我们曾经的记忆。不管你是漂泊在外,还是和家人团圆,望着天上的那轮圆月,吃一口月饼,追忆一段往事。
医生提醒:这6类人吃月饼要谨慎
1、十二指肠炎或胃炎患者
月饼会刺激并增加胃酸分泌,对病情不利,这类患者特别不能在空腹时进食月饼。
2、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
高血脂患者应少食月饼中的蛋黄馅。另外,月饼吃太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塞,应浅尝即止,且不宜在晚上吃。
3、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多食月饼会影响胆汁分泌,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炎。
4、糖尿病患者
即使是无糖或低糖月饼,仍含有不少可在体内转化为糖分的淀粉,多吃易致血糖升高,如有需要应适当增加降糖药量或胰岛素的摄入量。
5、龋齿人群
月饼中大量的糖分可致龋洞加深,引发牙髓炎,建议吃完要及时刷牙。
6、脾胃不足者
以老人和小孩为主,这两类人消化吸收能力都不强,过食月饼易致消化不良,甚至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温馨提示:中秋节前后亲朋好友聚会,不知不觉吃撑了,肚子又饱又胀很不舒服,怎么办呢?对此,康芪中医堂提供了下面两个简单的“补救”措施,对消滞十分管用:
1、取一截陈年老萝卜干,切片泡水喝。
2、取麦芽、谷芽各15克,加一碗多水煮成一碗水喝。
中秋养生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心情愉快
中秋夜,许多多愁善感的人会怀念已故的亲人,尤其是老年人,就会在精神上出现不快,心情压抑,思维就会出现偏执。
中秋养生应注重培养乐观的情绪,静享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
2、艾灸足部穴位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艾灸足三里和涌泉穴等部位,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同时,秋初暑气由盛而降,朝凉夜热,日夜温差变化大,这种凉热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艾灸足部穴位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3、饮食少辛增酸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
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
最后,我在这里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月圆人圆事事圆,一切圆满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