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燥气当令。早秋多受温燥之邪侵袭,晚秋则多为凉燥外感。受秋燥的侵袭,人们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燥病特征:干咳少痰、口舌溃疡、皮肤干燥、便秘、口鼻干燥等。
防治皮肤瘙痒症
秋季,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常引起瘙痒。而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本病常见于老年人。
1、预防
- 注意“忌口”,对于鱼、虾、酒、辣椒等食物尽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 尽量少接触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如洗衣粉、肥皂等;
- 皮肤痒时,切忌抓挠或用开水烫;
- 平时可搽一些润肤乳液。
2、治疗
治疗上中医常用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中药(如当归、蜂蜜、鸡血藤、荆芥、防风、白蒺藜、蝉蜕、白僵蚕等)内服或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外用苦参片、白鲜皮、百部、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等煎水全身熏洗。
防治便秘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因此临床上便秘病人也逐渐增多。不少患者出现便秘后,自行购买通便药服食,导致吃药即泻,不吃则便秘的状态。因此秋冬季节该该如何防治便秘呢?
1、首先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秋冬气候干燥,燥邪易伤津液,致使肠道因缺少津液而干涩,大便停结肠腔,引起便秘。故预防便秘要调节饮食,一日三餐,荤素搭配,组合粗粮细粮,不能偏食,也不能过饥过饱和暴饮暴食。
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辛辣等易上火的食物如熏肉、熏鱼、火腿、腊肉,以及红红火火的火锅鲜香麻辣,易致便秘。
少喝浓茶、咖啡等鞣质含量高的饮料。可适量吃一些水果,补充体内津液的不足。如梨、猕猴桃、香蕉、甘蔗等均有润肺补津,养津通便的作用。
2、养成好的起居生活习惯
如养成良好的排便。每天排便时间最好在早晨,入厕时不要看书阅报,蹲厕时间不要太长。蹲厕时还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一心二用,抑制便意。
另外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如饭后散步。按摩脐周围,按摩足底穴位等。
便秘患者还经常服食有助于通便的菜肴:
黄芪肉片汤:黄芪30克 瘦肉100克 将黄芪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入瘦肉片,煮成肉片汤,可酌加盐葱花调味。该菜补中益气,调和气血。适用于大便虽软,但无力排出,面色恍白,心悸气短,肢软乏力的患者服食。
当归黄芪虾:首先在砂锅内放入高汤,再分别将黄芪当归枸杞子红枣放入砂锅,开锅10分钟后放入料酒少许,味精2克,精盐适量。然后把鲜虾开水过一遍,再放入药砂锅中煮2-3分钟,出锅即可。该菜功能补气益血,滋阴明目。适用于体质虚弱,无力排便者服用。
黑木耳炒芹菜:将黑木耳提前一天浸泡洗净,把芹菜洗净斜向切成丝或片,用开水焯过过备用。油锅烧热后,把切好的芹菜、黑木耳分别放入锅中炒熟,再加入适量盐和味精,拌匀既可食用。该菜功能清热养阴,润肠通便。适用胃热炽盛,大便干结者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