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爱已经辜负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负了。“大宝做饭”每天为您分享家常美食”
青椒烧毛豆米
炎炎夏日,在武汉除了小龙虾是武汉人民过暑必备之物外;还有另外一物在武汉餐桌是少不了的,也是武汉人民的最爱——一盘在简单不过的拌毛豆。
稍微有一点基本生活常识的都知道,凉拌的“毛豆”其实就是我们喝豆浆、豆腐所用的黄豆。而凉拌毛豆里的“毛豆”并非黄豆的学名,更多是咱老百姓约定俗成的称呼而已,更显亲民、接地气。只因夏日它全身包裹一层绒毛,故称“毛豆”。初次见到毛豆和黄豆,你很难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为何有如此不同?说白了!两者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毛豆是绿色的,呈椭圆形;黄豆则是黄色的,呈圆形。毛豆是年轻的样子,而黄豆是老年的样子,似乎这个形容才能让你恍然明白,哦!原来如此!虽说是同一种植物,但二者的吃法却迥然不同:黄豆,国民早餐用来打豆浆、磨豆腐、榨油,中国餐桌的酱类原材料,黄豆算得上绝对主角;而新鲜的毛豆唯有凉拌才是最经典的,至少在武汉是这样。
关于武汉人民为何如此钟情于毛豆!在董宏猷《小巷风情》中对武汉人吃毛豆曾经这样描述:
在我的记忆中,小巷人家晚餐的餐桌上,凉拌菜式中上得最多的是凉拌毛豆,几乎家家的小饭桌上,都有凉拌毛豆的嫩绿身影,这一款汉味小菜在武汉人居家过日子的一日三餐中,是具有相当广泛性的,下酒下饭佐粥当零食吃零嘴,毛豆都可以担当主角,且价格低廉,每个家庭都能消受得起;菜式制作也极为简单,大凡居家能够对付一日三餐的掌勺人,几乎无师自通就能做出凉拌毛豆的成品菜馔。
我想通过此段话描述,总结出武汉人对于毛豆的情节:一是吃毛豆群众基础广泛,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这就形成了武汉人民饮食习惯;二价格亲民,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三制作简单,凡能掌勺者皆可根据个人喜好灵活做出可口的凉拌毛豆;四它和小龙虾有着同样让人探索欲的吃法,让人欲罢不能。我想这也许就是武汉人钟爱它的缘由吧!
毛豆和小龙虾就像解不开的枯藤、老树永远纠缠在一起。二者就似一对璧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拆不开、打不散。八月后,小龙虾市场开始疲软,已接近尾声;而新鲜的毛豆也开始“下撬”(武汉本地方言“下市”的意思)。夏初是毛豆上市的旺季,也只有刚上市的毛豆最嫩也最好吃,有股子嫩嫩的微甜味道;处暑过后,此时的豆荚已开始变硬,毛豆变得饱满。已不适合简单用来水煮、凉拌,也有一股子豆腥味,黄豆的基因也开始显现。
毛豆米和黄豆属于同一植物,其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不俗的功效。毛豆米富含优质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包括维生素、叶酸、B族维生素、维C等。吃毛豆米往往是在酒足饭饱之后,多把毛豆当作消遣的食物,晚上容易多吃。毛豆热量高、吃多也易腹胀,尽管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在晚餐时间,活动量减少,吃毛豆的时候还是要控制量。
处暑过后,毛豆变得饱满,是食用毛豆米的佳季。刚剥出的毛豆米可以和其它食材搭配,也可单独烧煮。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道青椒烧毛豆米的做法。
青椒烧毛豆米
【所需食材】
毛豆米、青椒、小葱、蒜子、盐、胡椒粉、生抽、食用油
【制作方法】
1.毛豆米清水浸泡漂洗,去掉毛豆米的表皮;青椒切丁、小葱切葱花、蒜子剁碎备用。
2.净锅烧热,倒入食用油烧至五成热。爆香蒜末,放入青椒炒出味;再放入毛豆米大火翻炒至深绿色后,加盐炒匀,加开水没过毛豆米,调中火烧制。
3.汤汁快收干时,加胡椒粉、生抽调味,撒入葱花炒匀起锅装盘。
【烹饪小窍门】
1.新鲜的毛豆米表皮有一层膜,用清水浸泡漂洗去掉,否则烧出来的毛豆米不清爽。
2.毛豆米不宜入味,和凉拌毛豆一样,其用盐量要大一点才能保证入味,加盐调味时要分两次,第一次在炒时加盐,在汤汁收干时,在尝味道,适当加盐补味。
3.毛豆米要烧熟煮透,未熟透的不仅有豆腥味,么不易消化。
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才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