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说到萎缩性胃炎,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癌变;特别是多数人在查出患有萎缩性胃炎后都会处于担惊受怕中,终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的确,萎缩性胃炎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可能会发生癌变,但是,在临床上萎缩性胃炎大多数都是轻度的、局部的,癌变的几率是很低的,及时发现治疗痊愈的几率极大,所以患者应该对萎缩性胃炎有更多的认识,才能对病情更有帮助。
第一:年龄
萎缩性胃炎很常见,慢性胃炎中萎缩性胃炎占25.8%,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萎缩性胃炎比例会更高,70-80岁人群高达60-70%,可以说老年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胃黏膜的萎缩,是一种生理性的自然的老化过程,应该坦然地面对。
如果中青年人查出萎缩性胃炎就要重视了,一定要检查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萎缩,积极治疗原发病延缓病情加重。
第二:症状
查出的萎缩性胃炎,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些胃部的不适,说明萎缩性胃炎比较轻;如出现上腹痛、嘈杂、反酸等胃酸增多症状,更说明萎缩性胃炎不严重,可能仅仅是局部胃萎缩。
如果反复出现上腹饱胀、胃口不好、早饱、厌食等症状时,说明是典型萎缩性胃炎,已影响到了胃酸的分泌和消化吸收功能;如果同时伴有消瘦、贫血等表现时,说明胃黏膜萎缩范围很大。
第三:检查
仅有上腹饱胀、胃口不好、早饱、厌食等症状时,还不能诊断是萎缩性胃炎,一定要通过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诊断的慢性胃炎病例中17%是萎缩性胃炎。
胃镜下典型萎缩性胃炎表现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皱襞低平,黏膜下血管显露,可伴有颗粒或结节改变。胃镜识别萎缩病变有一定误差,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敏感性仅42%,也就是说有半数以上胃镜查不出轻度的萎缩病变。
第四:病因
针对萎缩性胃炎,目前尚没有特殊治疗,病因治疗才是关键。首先要查幽门螺杆菌(HP),它是中青年人或严重萎缩胃炎的最主要病因之一,血清HP抗体阳性只能说有过HP感染,不做为治疗指征;呼气试验阳性说明现有HP感染;首次检查最好做胃镜检查,既可查病变又查出细菌。
武汉国医堂消化内科主任表示查出萎缩性炎如有HP感染,应正规标准四联药物治疗10-14天后停药两周复查细菌是否根治转阴。80岁以上萎缩性胃炎者是否治疗HP感染应权衡利弊。除HP外,长期烟酒、服用损伤胃黏膜药物、自身免疫和合并感染都可能是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应逐一排除。
第五:肠化
查出萎缩性胃炎,如病理未发现肠化,说明萎缩很轻;如果报告轻中度肠化,说明萎缩不太严重,慢性胃炎病例中26.6%伴肠化。
萎缩性胃炎胃粘液分泌会减少,为弥补粘液分泌不足,胃黏膜层会本能地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来分泌粘液,因细胞与小肠和大肠的杯状细胞相似,故称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 通常有萎缩就有肠化,萎缩越重肠化越重。至今尚没有肠化的杯状细胞直接发展成胃癌客观证据,当有大肠型或不完全型肠化时说明萎缩严重,癌变机会就会相对增加。
特别声明:本文信息仅作健康参考,并非医疗诊断和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