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俊嵘个人介绍: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漆艺专业,201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漆器鉴定与研究专业方向。2004年进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至今。
闵俊嵘
初中毕业后,我选择了去读美术中专。那时十几岁的我,理想就是成为一个艺术家。虽然现在成为修复师,但我骨子里还是想做艺术家。相比较而言,做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很难,而成为一个成熟的修复师更难。我走上今天这个职业,过程并不复杂,但存在很多机缘巧合,我庆幸有几位老师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上初中时,我学习并不努力。自打上了中专以后,学习成绩基本在班里排在前列,这与中专老师对我时时的鼓励有关。在中专有两位专业课老师,教我们素描、色彩、速写、创作等,这是我在美术方面的启蒙老师。
从走进清华校园的那一刻起,闵俊嵘就与漆器和漆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的他,为当初的种种机缘而感到幸运。
中专毕业后我打算考入一所美院,继续着自己的艺术理想。经家乡的一位老师介绍,1997年我来到北京,找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的尹朝阳老师。在尹老师的考前班里,我学习了三年时间。我的性格偏稳,不是经常有激情迸发,所以画画也比较稳。有很多次创作后,尹老师都会让我看着他修改,他常常用半个小时将我的画完全覆盖,让我观察他创作的节奏。他说:“你这样画是不行的,你的画法只能适应考试,但并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去创作。”
这些是闵俊嵘漆器常用的刻刀。身为修复师,称手的工具非常重要。
闵俊嵘在为自制琴“紫玉”刻琴名
尹老师的这种培养对我来说很受益,但还是经历了两次高考失利。因为我想报考的中央美院版画系当时全国每年只招收7名学生,竞争非常激烈。两年多的时间,虽然我内心有些彷徨,但后来想想,这段时间尹老师给我打下的美术基础,特别是创作理念,对以后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闵俊嵘自制古琴
来到了千禧年,一切似乎都是新的。一位考前班的师姐在上一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艺系,给了我一些建议。而且以往中央美院和清华美院的考试时间都是重合的,恰好那一年没有重合。似乎一切都是命运使然。
那一年的秋天,我走进了清华美院的校园,也正式开始接触漆器和漆工艺。从十几岁就开始的艺术梦想,这一刻似乎即将实现。我们的学习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平面的漆画方向,一个是立体的漆器方向。
闵俊嵘自制古琴
2000年,清华美院的漆艺和金属工艺两个系合并成立工艺美术系,又新添了纤维和玻璃两个专业。而专业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我们想学什么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所以在校期间我积累了很多,尤其在造型训练上下了很大工夫。因为有了造型基础,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很大,从事雕塑或者绘画都可以。
闵俊嵘作品
在这里,有两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一位是程向君,他的漆画创作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很成熟,在圈内影响力很大。另外一位是周剑石,在器物方面颇有造诣,早年留学日本,获得了两个学位,其中一个就是关于修复的。他们将一些基础的工艺如漆画、漆塑、镶嵌等技巧传授给我。有了这些学习经历,才有了我后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