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状鱼脑冻、鸲鹆眼……这些词听起来像菜名,其实是陈国源收藏的砚石上的石品,有这些特征的砚是珍品。陈国源,“星湖春晓砚斋”斋主,藏砚34年,在砚界创造了诸多个第一,他有哪些传奇经历和经验? 本刊访谈来揭晓。
收藏投资导刊:收藏中,如何判断一方砚为好砚?
陈国源 网络图片
陈国源:收藏界在鉴赏砚时,基本上是参照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确定石质优良,这是最重要的。第二,石品要非常名贵。第三,雕工要非常精湛。那么这里面所说的石质优良、石品名贵以及雕工精湛又都具体指什么?
石质优良是指石质之滋润细腻,摸一下如“孩儿面”“美人肤”一样,其发墨一定好。
名贵的石品花纹,属于端溪老坑石,质地细腻滋润,并有鱼脑冻、青花、天青、冰纹、金、银线等,其中,鱼脑冻为水岩、坑仔岩、麻子坑等砚石所独有。特征是在砚石中有象受冻的鱼脑的形状,又有些象天上洁白的云霞,欲聚欲散。端砚雕刻艺人一般都把它完整地保留在砚堂之中。属于端砚名贵石品之一,为端砚石品中最高贵的一种。冰纹也是老坑独有的一种石品花纹。
黎铿《星湖春晓砚》
雕工精湛不在于复杂的精雕细刻,而在于“因石构图”的创意,“因材施艺”的雕刻,“因色取巧”的妙技上。做到形式与内容、人工与自然、实用与欣赏在砚中和谐地统一起来,将“顽石”制成天工人工两全其美的佳砚。当然刻上文辞华美、言简意赅、妙语警世的铭文,更能使砚台锦上添花。根据我多年收藏砚台的经验体会,石质、石品、雕工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决定砚台优劣的标准。
天京《蛟龙腾海砚》
我把这三者拟人化为一个人,石质如同人的肌肤,石品如同人的五官,因为我们开一方砚,首先看到的就是石品,比如,《春暖花开砚》,首先看到的就是五十七颗眼。“人惟至灵,乃生双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端砚有眼,一眼值千金。最后才是雕工,雕工如同人穿的服饰,华丽炫彩,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比如《兰亭古韵砚》,这是2002年6月初,我有幸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的特邀嘉宾,参加该市举办的端砚文化节时发现的一方好砚。当时一方《兰亭古韵砚》令我眼前一亮,这方砚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石质优良,属于端溪老坑石,质地细腻、滋润,并有鱼脑冻、青花、天青、冰纹、金、银线等名贵石品。二是砚材较大,长32公分,宽24公分,厚7公分;三是雕工精湛,六面雕刻,流畅清秀。
李伟生设计、钟子健雕刻《兰亭古韵砚》
历来制作兰亭砚的不是名师、巧匠不敢问津。而这方砚出自三位名师之手,一位是它的设计者“高要名砚斋”斋主李伟、一位是它的雕刻者雕砚名家钟子健,还有一位就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庆明,其以精巧灵动的楷体,将书圣王羲之闻名天下的《兰亭序》之324个字,刻在砚的背面,使这方砚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文阁《夜不瞑目砚》
由于《兰亭古韵砚》价格不菲,再加上竞争比较激烈,所以当时我并没有机会收购,时隔一年后,又见这方《兰亭古韵砚》,我最终将其收藏到手。
一方好砚,必然价格昂贵,除了前面谈到的石质石品和雕工等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其材质的稀缺性,即砚石是不可再生资源。
郑寒《国色天香砚》
最好的端砚,石材取自肇庆端溪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岩、麻子坑),开采非常艰难。而堪称端砚“皇冠”的水岩洞老坑,低于西江水位,常年被水所淹,只有在11月、12月水涸时可作采石准备:先是排水、清淤、修道、加固,然后采石,大约到第二年5月,当地人称“龙舟水”到来时,西江水上涨,洞内大量渗水,淹没之后,就无法开采。于是老坑采石的时间,每年多则5个月,少则3个月,而“开采砚石1万公斤左右,能刻砚的不超过5000公斤,如有‘佳眼’、‘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的,就是百中无一了,一年之中恐怕只得三四十件而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U7ytlXEBrZ4kL1VixQms.html内容整编自:蒋振凤《五名砚中寻珍品——访京城当代名砚藏家陈国源》《收藏投资导刊》2019年9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