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箭未必要命,中一石头可难说啊,古代投石兵的威力了解一下

2020-09-23     哒哒萌

原标题:中一箭未必要命,中一石头可难说啊,古代投石兵的威力了解一下

玩过游戏罗马2的玩家一定都熟悉被投石兵,在真实的历史战争中,投石兵真有实战价值吗?先不说这种武器的威力如何,投掷的准确度似乎就令人堪忧,进入中古时代之后,还有投石兵这个兵种吗?

从历史上来说,投石兵不仅有实战价值,还是标准的高端兵种,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也创造过辉煌的战绩。例如迦太基人和希腊人在西西里的战役中曾经因为投石军的表现好获得了大胜。

巴利阿里群岛的投石者(以其投掷者的技能而闻名)。

色诺芬的《长征记》中,他们在突围过程中饱受波斯弓箭手骚扰,于是把队伍里所有的罗德斯投石手集中起来与对方弓箭手对射,这些投石手发射铅弹丸射程比弓箭手远,成功的驱散了波斯弓手。

在阿拉贡-纳瓦拉的阿穆贾维尔突击兵的经典战绩中,一个轻步兵击倒5个重装骑兵的战例中,其中两个骑兵就是被投石击倒的。

在我国古战史中,也有明史兵志中记载,井陉盛产蚂螂手,善于运石,能发百步。戚继光的练兵实际里,牌手要准备好水光拳石六块。

由此可见,全世界范围内的古战战例中,近至我国明朝,都有使用投石兵的不错战绩。那么投石兵的威力到底如何呢?有人说石头太大扔不了几米,太小也难以砸透盔甲,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投石兵所使用的投石索和其他武器一样,最初都是从新石器时代的狩猎工具演变而来。

投石索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其一就是带有皮巢的,使用时将一颗石球放入皮巢中,投石器一头一般被固定在手掌上,手握投石器两端旋转,到达一定速度后松手,石球则按惯性轨迹被抛向目标;还有一种是一根绳子,绳子两端系上石球,使用时握住绳子中央,用离心力将石球(连同绳子)一起抛掷出去;还有一种是印第安人用的,用绳子系三个石球,主要用来向运动中的动物或人的腿部抛掷,一旦击中,绳子会在石球惯性作用下将动物或者人的腿牢牢绑住(大家在电影里应该见过)。50年代国内还有不少少数民族使用投石索。

其次,古代欧亚地区投石兵一般用的是铅弹,也可以用挑选过打磨过的石头,威力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古代那种锁子甲、亚麻甲很难防御石头类的远程重击。有记载显示,远程兵种里只有投石手才能有效打击帕提亚具装甲骑,可见投石兵的远程攻击力甚至超过了弓箭。

有网友用以下图示的锁子甲来说明投石的伤害力,使用靶箭头,8MM粗竹箭杆,全箭87CM长,45磅超拉过耳根抵近射击,最多就是在这件札甲上打个凹坑。

在任何距离被这个规格的弓箭射中,一般结局如下:

但如果在10米距离左右,用这样的扎甲应对下图投石索扔出的半个拳头直径的石头,结果可能就是直接拿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书了。

以上的实例大概可以说明投石索的实战威力。

虽然投石索在一定范围内的物理伤害超过了弓箭,但制约这种武器广泛使用规模的一是投掷精度,二是训练,对投石索使用熟练的人群基本也就是那些特定地域的人。

现代藏族人仍在使用的投石索。

进入公元后也不是投石兵没落,只是传统意义上无甲的雇佣投石兵越来越少。这主要是罗马帝国兵制改革的原因,专业的辅助军团出现,弓箭手训练越来越好,装备也逐渐优化。但另一方面,罗马主力的重装军团自己也慢慢变成了适用投石和一种使用铅配重的投掷武器的能手,当时大盾上带多发投掷武器的不少。

从另一方面来说,专业投石兵的最大问题是投掷精准度训练难度高,训练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以射手来说,射十发弹,五十米上靶,这个基本上可以当作训练有素了。这个程度的弓箭手在五十米距离基本无法威胁披铁甲持大盾的步兵,而投石索却可以对这类部队产生极大威胁。如果距离近到30米,弓箭还是无法对重甲大盾产生很大威胁,投石索却可以对这种部队造成极大杀伤。除非是现代防暴盾牌,皮盾木盾吃不了几块石头。一个训练有素的投石兵和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谁强?在地中海区域不好说(弓的性能不好),前者看似比较有利于控制军费,但也就是适合作为动员民兵或少量雇佣,也适合打甲胄盾牌不齐的部队,用来驱散阵型很好用。如果是像罗德岛这样的专业投石兵,雇佣的价格也不会比弓箭手低,与弓箭比没有优势,又更难量产,只能慢慢变为一种步兵的普遍技能。毕竟五十米上靶对弓箭手来说专门练个小半年就行了,用投石索的人就得天天练练两年都未必稳定上靶,而练两年弓箭手可以百步穿杨了。

总的来说,投石的物理伤害并不逊色、甚至强于同时期的弓箭,同样投石兵这一兵种在弓弩发展的前期曾经十分辉煌,但随着弓弩的发展没落了,但不能因为它的没落而否认它曾经的兴盛。

注:本文由生嚼高丽棒、句章居士、三炮政委阿仙奴、九百九十九年人参兄、典狱长、eumenes、Manzikert、脱壳穿甲弹、欢乐原始人、drakecat、乱世枭雄刘玄德、markgraf等北朝网友的精彩发言汇集而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xKXuHQBeElxlkkaG4c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