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站在同一历史起点,为何差距会如此之大?

2020-09-21     哒哒萌

原标题:商鞅变法与申不害变法,站在同一历史起点,为何差距会如此之大?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战国时期多国变法。在战国时代的初期,诸多诸侯国都开始试图变法图强,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奠定了崛起的基础,此后逐步成为可以一统天下的强国。

而就在商鞅变法的同一时期,韩国也进行了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法的时间在公元前355年,而商鞅变法则在公元前356年,此时秦国在陕西地区的统治还没有达到特别稳定的局面,而韩国现在也是刚刚兼并郑国没有多久,二者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两场变法都是以法家思想为纲要的变法行动。

但历史上的商鞅变法所造成的历史意义远远大于申不害变法的历史意义,商鞅的改革使得秦国开始强大,并且为后来的一统六国创造了前提条件。而申不害的变法虽然使得韩国一时间富国强兵,但其改革成果并没有一直延续,韩国在之后的历史形势中还是逐步走向了衰微。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出发,来看一看这两场变法彼此间的不同之处吧

一,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在于三个方面:一,加强法治建设,树立统治者威信;二,改善军政制度,为秦国创造强有力的统治基础;三,改革土地制度。于是商鞅一方面努力推行他所创立的律法体系,另一方面积极奖励军功,用功劳奖励代替世袭土地,削弱贵族阶级的力量,使得秦国的统治集团更加牢固,从根本上改革土地制度。

申不害变法的主要内容在于两个方面:一,加强统治者权力;二,限制贵族权力,使得统治核心的行政效率提升。申不害变法也进行了关于法治的加强,但更主要的是进行对于官制的整顿,使得制度更加有利于韩王进行专制统治,并且打击了可能影响改革的贵族阶层。

申不害的变法是一场不折不不扣的政治领域专项改革。

从这个角度来看,商鞅与申不害变法在变法领域上有着明显不同,商鞅将改革延伸到整个社会领域并进行不断实行力度极大的改革政策,申不害变法较为保守,申不害主要将改革集中在制度领域。

二,变法的力度

商鞅变法力度很明显要强于申不害变法,首先商鞅变法涉及到了整个秦国的各个阶级,与之对抗的力量是秦国的一整个贵族阶级,而申不害变法的对手主要是部分的贵族群体派系。

其次,商鞅的法度更加严明,在其主政期间,真正做到了法纪严明,在“法无例外”的情况下,甚至就连秦国公子也会被商鞅的法律惩戒。而申不害的变法,主要是做到了点到为止,在使得君主情报手段与施政手段得到提升之后,仅仅是让国内的各种势力感到威胁压迫之后便不再作为。

三,改革的传承性

商鞅虽死,商法仍存,由于商鞅的改革使得秦国政治局面焕然一新,此后秦国继续走向了商鞅所规划的强国路线,并且之后的统治者都很明智的不断加强商鞅所创立的体制。

申不害的改革,并没有改革整个体制而是加强了制度创新,其实如果有人按照他的思路继续循序渐进进行改革,申不害的改革成果还是能够扩大的,但仅仅是制度层面上的创新,很难找到新的改革传承人,所以申不害变法之后便没有更进一步的作为了。

由这三个方面对比来看,商鞅的改革比申不害改革更冒险更激进,但商鞅的改革却有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由于这种落实性的优良使得商鞅的改革更具备改革传承性,所以商鞅的改革相比于保守的申不害改革更能发挥作用。

由此看来,一场改革来说,除了要考虑现实性条件外,过分的保守也会使得改革无法发挥作用。对于改革来说,只有真正的针对问题的根本所在,才能够成为一场成功的改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kldrnQBLq-Ct6CZRn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