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唯物观摧毁自信,我们是一切的前提,这才是人类自信的根本

2019-11-17     感知主义者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纲要》(27)

《人类存在的自信》

当我们面对一切存在,我们有存在的自信吗?回答是否定的,我们不但没有自信,我们总觉得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渺若尘沙。这不仅仅是一种心态,这就是我们的存在立场。在强大的、无边无际又无穷无尽的第一性的物质世界面前,人类算什么?在物理性的存在中,人充其量就只是折腾一下子而已,在时间与空间的长存中,人类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说法不仅是一种普遍认识,而且导致的结果就是,人类无法自信。

我们总是在设想宇宙或者地球上人类灭绝后的情形,科幻大片甚至可以演绎出这些情形来,但我们还是忽略了,观测到这情形的是谁?可以肯定,绝不是屏幕前的人类,因为上演的就是人类已经灭绝,灭绝了人类的世界给谁看?我们不但会虚拟出客观场景,我们还会虚拟出客观的观测者,最巧的是,被我们虚拟的观测者竟然和我们人类的感知功能一样,毫厘不差,这“观测者”是谁?是“客观”,是我们认为绝对存在且永不缺席的客观。有这样绝对客观的绝对存在,渺小无比且转瞬即逝的人类,自信从何而来?

不是我们缺乏自信,是从一开始,我们就用认识及理论摧毁了自信,在唯物论的逻辑下,我们无法自信。不仅仅是无法彻底了解的自然物质让我们不能自信,最让人不自信的是我们还不了解自己,不了解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不了解我们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甚了解,我们还谈何自信?

自信的来源是知道,知道一切存在的根由,知道自己与一切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我们一开始就设置了一种让人不知道的存在模式,我们的理论模式也注定了让自己不知道,我们当然也就不知道。我们尽心尽力地总结出不可知论,殊不知要是可知才怪,因为可知的后面只能是不可知,我们因此走不出不可知的宿命。

存在的不自信是非常致命的态度与立场,它意味着偶然会随时发生,意味着我们会因为不知所以而判断错误导致意外的灾难与毁灭,意味着我们会面对着什么都会发生的未来而一无所知,意味着我们可能正处在严重的错误境况中而无知无觉……这些“意味”我们都不能承受,人类会因为没有自信而十分脆弱。

其实有自信并不困难,也不过就是设置一个能解释一切存在和容纳一切存在的逻辑模式,并不是要隐瞒什么,将还不可知的事物放置在可知的范围以内,在必然可知的逻辑前提之下,所有的未可知都将可知,因为不可知被排除在逻辑之外,它再也伤害不到我们,因为我们的存在就是“知道”本身,我们必然知道。

这不是一个不可能的游戏,这是换一种逻辑模式,在新的逻辑中,我们不是处于需要知道一切的被动位置上,反过来,一切皆因我们而产生,必因我们而产生,这才是人自信的依据,这才是我们得以自信的根本。不是我们知不知道一切发生的原因,是我们让一切都发生,我们是发生一切的前提,这才是人类自信的根本。

以新的逻辑模式看世界并非不可能,因为只有我们在制定逻辑,也只有我们在使用逻辑,以什么逻辑看世界,我们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我们拥有了什么样的世界,就说明我们使用了什么样的逻辑。(接下)

本书《感知新世界》《感知新文明》二部已在亚马逊、京东上架销售,如需完整了解感知论,进亚马逊、京东搜索书名即可阅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s4Igm4BMH2_cNUgD1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