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空置率算出来了!参考两份报告,国家“智囊”列出了3个数字

2019-10-16     蓝白观楼市

从1998年房改至今,短短20年时间,楼市扩张的脚步,如同从“慢走”到“疾跑”。

从开发商的规模就能看出端倪。

有媒体做过统计,选取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十年时间,万科总资产增长了7倍,保利增长11倍,绿地增长18倍,恒大增长超20倍,融创中国增长了30倍。

在2009年,房地产销售三强中,还没碧桂园和恒大,更没有孙宏斌的影子,万科、绿城、保利的销售额加一起,也不到两千亿。2019年,销售三强榜单变成了“碧恒万”,仅在今年1-4月份,三家公司卖了价值6000亿的房子。

人均居住面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去年底的报道,40年来,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6.7平方米增加到36.9平方米,增长了4.5倍。

说是40年,其实人均居住面积突飞猛进,是在最近20年内发生的。

但是,中小城市人口常年流出,房企却在加速下沉这些地方,京沪广深、二线省会土地资源稀缺,又有限价等调控束缚,只能往远郊去寻找所谓的“洼地”,飞速扩张的体量下,意味着房子越盖越多,大部分城市出现房屋空置,也在所难免,

前段时间,经济学家任泽平披露了一组数据:在全国336个城市中,既有73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30平,也有46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40平;既有17个城市的套户比小于1,也有51个城市的套户比大于1.2。

也就是说,70多个城市住房面积依然紧缺,40多个城市房子多得“住不完”,17个城市居住空间异常狭窄,50多个城市住得宽绰有余,分化非常明显。

关键的问题是,目前关于房屋空置率的计算方式存在很大争议。

此前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认为,即便以北京为例,空置率也将近20%,而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部分三四线城市,空置率已经达到了70%。

2018上半年,原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是11.9%,小城市房屋空置率13.9%,农村房屋空置率14%。

有人觉得高,有人觉得低,具体到底是多少?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智囊”也列出了三个数字回应。

此前原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称,从用电量测算,我国农村房屋空置率在14%左右,三四线城市为13.9%,一二线城市平均为11.9%。

杨伟民主要从事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经济结构等方面的规划编制与政策制定工作,称之为“智囊”并不为过,按他的看法,即便加上农村的房屋空置率,也都没有超出20%。

我们也可以参考两份报告,算出来目前空置率的大概区间。

第一,腾讯房产研究院与中国房地产报在2015年发布了一份《全国城市住房市场调查报告》。

彼时的报告显示,认为中国住房空置率整体低于30%,属于安全范围之内。一线城市住房空置率22%,二线城市24%,三四线城市为26%。

这些空置房来自哪里?

要知道,在2015年,棚改货币化还没有发力,彼时三四线新房住宅平均需要26个月才能消化掉库存,显然,房屋空置率高企的区域,仍然是以中小城市为主。

第二,2018年底,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在北京发布《2017中国城镇住房空置分析》报告。

报告指出,2011、2013、2015年和2017年我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分别为18.4%、19.5%、20.6%和21.4%。2017年全国城镇地区有6500万套空置住房。

空置率方面,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空置率分别为22.2%和21.8%,远超一线城市的16.8%。

看来,尽管2015-2018各地房价大涨,但因为房子短期供不应求,以预售期房为主,并没有出现空置率大幅走高的现象,反而还有所降低。

我们把占比较小的一线城市去掉,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房屋空置率,目前依然在20%-25%之间。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10年后,“闲置不住”的房子有多少?

先算未来的增量有多少,按照恒大研究院最近的预测,未来10年,全国自住房需求年均为11.7亿平。

其中,2019-2020年、2021-2025、2026-2030年年均分别为13.6亿平、11.6亿平和11.0亿平,相当于2016、2013和2015年全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

也就是说,10年时间,房地产销售面积将近120亿平米,以100平米一套房来计算,相当于会卖掉1.2亿套房子。

目前存量房产大概是2.8亿套左右,10年后的房屋总量会达到4亿套,即便空置率还会增长,按照25%-30%的水平来计算,彼时闲置房子大概是1亿-1.2亿套左右。

表面看起来,这个数字挺多的,其实,考虑到人口流动方向,并不算离谱。

大城市虹吸人口的趋势会逐步加强,以23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人口规模来看,当前京津、深莞惠、广佛肇、厦漳泉、长株潭、重庆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小学生增长居前,苏锡常、南京等都市圈常住人口流入虽然放缓、但户籍人口和小学生依然明显流入。

此消彼长之下,大量空置的房屋,依然会集中在广大的地市和县城。

这些房子一直闲在那里,也不是个办法。

唯一能遏制空置房增长的方法,似乎只有征收“空置税”这一条路了。

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可以考虑将房地产税拆分为消费税、流转税、空置税和物业税,并建议率先出台消费税、流转税、空置税,然后再从容考虑物业税,“以达到理性遏制房地产投机的效果”。

如果用分拆“房产税”的方式来征收空置税,显然要比单独推出强的多,唯一的难度是如何量化空置的问题。

靠电表、水表走动多少?还是靠居委会大妈日夜不停的巡视?年轻人北上广只能靠租房,在老家只拥有一套房子,平时没人去住,这难道也算空置?

对空置税的问题,同样也有专家列出两个数字来回应。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采访时称,中国真实城镇化水平充其量才接近50%,未来的高速成长期还有20个百分点左右。

他认为,关于空置税,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还停留在美好愿望的阶段。

在最后,做个简单总结。

第一,关于空置率的计算有分歧,参考报告得出的水平在20%-25%之间。

第二,未来十年,空置房可能会增加到1亿-1.2亿套,对比房屋总量不算太高。

第三,空置税怎么收存在争论,关键是量化的问题。

笔者觉得,空置率计算方式有分歧也好,解决方法有争论也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以后有多少房子空着,不管房产税和空置税哪个先落地,属于房地产的黄金年代,确实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p9S1m0BMH2_cNUg0S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