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房地产市场,都有一个季节规律。
历年的3-5月份,各行各业复工,银行信贷额度充裕,房企融资压力减小,不少被压制的购房需求开始释放,楼市“小阳春”随之产生。
但是,8月份之后,在三季报和年报的压力下,大型房企的业绩压力下,回款就成了地产商的当务之急,只有通过降价,才能实现“资金流高周转”。
远的不提,以2019年8月份为例,恒大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抢收行动”,掀起打折促销的大幕,随后,融创、龙湖、禹洲、旭辉等多个房企表态下半年不再拿地、要勒紧裤腰过日子。
再往前看,2018年房企降价力度有过之无不及,不光是河南平顶山、福建漳州、江西上饶等三四线城市,哪怕是合肥、杭州、厦门等一二线城市,特价房、打折房层出不穷,老业主们纷纷在售楼部表达对降价的不满,土地流拍潮此起彼伏。
今年,也不例外。
从8月份起,种种迹象表明:为了应对下半年到年终的考验,地产商都开始准备“打折过冬”了。
1,土地市场供需萎缩,地价下滑。
克而瑞研究中心8月1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土地市场经营性土地供应总建筑面积为26463万平方米,较上月减少了一成,同比也下跌了8%。就各能级城市表现来看,一线和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量均较上月有所收缩。
成交方面,受近两月土地供应减少影响,全国土地市场成交量在7月出现下滑趋势,这也是今年春节后土地成交量首次出现下滑。
注意:年内首次下滑!
土地是开发商的“生命线”,是盖房、建房、卖房、回款、利润的来源,减少拿地规模,往往是收缩战线、降低财务杠杆和负债压力的表现,更是降价促销的重要“前兆”。
具体来看,据CRIC统计数据显示,成交建筑面积降至2352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了9%,同比也微降2%。各能级城市成交量也均不敌上月,其中一线城市环比降幅最大,高达19%,尤以深圳广州最为明显。
成交量上不行,地价自然要降下来。
报告指出:土地价格方面,由于多个热点二三线优质土地供应占比明显下滑,本月平均地价出现结构性下跌,降至2863元/平方米,和上月相比下降了4%
2,房企重要“现金流”来源被拦腰截断,1200亿不见了。
据财经网报道,截至7月28日,我国68家信托公司2020年共发行了3858款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规模总计5118.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099款6352.6亿元的规模,融资额度同比下滑19.4%。
要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一个问题:信托对房地产来说有多重要?
经济学家沈建光曾说过:主要信托的资金去向,接近20万亿(一半左右)流到房地产,还有20%左右流到金融,这部分可能也是进入私募,最终也是进入房地产。
真正跟实体企业有关的,也就是20%左右,能进入工商企业的资金连10%都不到。
换言之:10万亿的信托流向了楼市,还有5万亿通过金融、私募渠道绕道进入房地产,信托就是房企最重要的“现金流”来源之一。
现在,用简单的加减法,我们就能算出今年房地产信托萎缩的幅度有多大:6352-5118=1234亿元,对比去年,相当于1200亿融资额凭空消失!
更让地产商感到“心惊胆战”的,是规模骤降,下半年起现金流直接腰斩。
7月份,全行业共发行241款416.1亿元的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相较于6月的481款794.2亿元的规模,发行只数环比下降50%,融资规模环比下降47.6%;
与去年同期的516款755.56亿元的规模相比,发行只数同比锐减53.3%,融资规模同比下滑43.6%。
说白了,不管同比还是环比,不管跟上个月比还是跟去年比,今年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流都直接被斩断了!
换做你是地产商,此时怎么办?
想都不用想,为了回款和偿还债务,为了财务报表,为了冲业绩,当然是打折、降价、促销,和2018年、2019年是一个路子、一个模子、一个路数。
当然,对购房者来说,接下来更应该擦亮眼睛。
如果你打算下半年买房,不要因为贪图便宜,选择那些五证不全、资金实力较差、规模较小的房企,这些开发商为了能够卖出去房子,什么招都能使出来,搞不好期房烂尾,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就得不偿失了。
蓝白觉得,8-10月份这段时间里,远郊盘、城郊盘、精装房、三四线楼盘、小开发商项目会领先一步降价。
在出手之前,必须要做好功课,哪些是真打折,哪些是“玩假摔”,抱着捡漏的心理去买房,不要理会置业顾问天花乱坠的形容词,准备“过冬”的房企,只会盯着你口袋里的现金,在一个“买方市场”里,购房者才最具话语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r026nMBURTf-Dn5mr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