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万万不可碰一丁点酒的。
酒精对孩子的伤害远大于成人,酒精很容易使孩子肝功能受损,严重的话还会影响脑部发育造成智力减退或智力发育迟缓。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家长想,不让孩子接触酒不就行了?
NO NO NO~ 在我们的生活中,酒精可是防不胜防的!你看着孩子拿的是零食,实际上里面含的酒精可不少!
今天,熊猫君就揭秘一下围绕在孩子身边的“隐形酒”!
1、蛋黄派
蛋黄派几乎每个孩子都吃过吧?但是...你配料表看过吗???
(图片来源:网络)
没错!为了保存蛋黄派的水分,许多蛋黄派中都加入了食用酒精。如果你不仔细看配料表的话,根本不会想到蛋黄派中是含有酒精的!
不仅蛋黄派,商超里售卖的巧克力派、草莓派、夹心小蛋糕、酒心巧克力、酒心糖果中,都可能含有酒精。
偶尔且少量吃,一般不会出现大问题。但经常给孩子吃这些零食,可能会伤害到神经系统。
2、酸梅汤
孩子吃腻了,或者想给孩子开开胃,有的家长会选择酸梅汤这种饮料。
殊不知,制作酸梅汤的主料乌梅,在蒸煮过后会产生酒精成分。曾有人测试,刚刚喝过酸梅汤后,测试酒精浓度为:23mg/100ml。
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尝试酸梅汤。
3、米酒汤圆
米酒口味香甜,深受大家的喜爱,小朋友如果尝了也会爱上它。
但是米酒并不是饮料,它含有酒精,虽然酒精度低也会导致孩子出现酒精中毒的现象。
4、豆腐乳
豆腐乳这种东西坚决不要给孩子吃!
一方面豆腐乳高盐分,对于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另一方面,许多豆腐乳中会添加糯米酒或食用酒精。
因此,像豆腐乳或其他腌菜类食物都不建议给孩子吃。
2018年9月份,西安一名5岁的小女孩,因为被家人喂了藿香正气水而出现抽搐、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嗜睡等症状,好在抢救及时没有造成生命危险。
这就是因为大部分藿香正气水剂型,酒精含量高达40%-50%,儿童服用后非常容易出现酒精中毒的现象。
(图片来源:网络)
据诊治医生介绍:一般人喝一两支藿香正气水问题不大,但对酒精过敏、过敏性体质以及吃药前服用过抗生素的儿童和成人来说,可能会诱发过敏性休克。
所以,藿香正气水不宜12岁以下的儿童服用,更不能与头孢类药物同服。
实际上,酒精经过煮沸后依旧会有残留。
有研究指出:含有酒精食物持续煮沸若低于1个小时,仍会有约25%~75% 的酒精残留。
如果哺乳妈妈要喝月子酒的话,那么最好等2个小时之后再哺乳。
因为只要哺乳妈妈饮酒,酒精就会在30~90分钟后在母乳中达到高峰,然后才会慢慢代谢和消失。
当然,妈妈在哺乳期最好是不要喝酒或吃带有酒精的食物。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肝脏的发育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对乙醇的耐受力和分解力较差,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而引起中毒。如果一旦过量甚至会出现昏迷等重症。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在吃这块家长一定要把好关,当然对于故意给孩子逗酒的行为更要杜绝。
如果孩子疑似食用了含有酒精的食物,出现嗜睡、发烧、抽搐、呼吸和心跳薄弱等症状,一定要立马就医诊治!
最后,点个【赞】如果有人给孩子逗酒,一定别留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