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高血压并没有什么特异性症状。
很多人都是在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后,才选择就医检查,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持续的血压升高,容易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伤,严重时,还可诱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
一旦头部出现3个表现,可能是血压“超标”了,注意警惕
表现1:头痛
颅脑血管在高血压长期的"洗礼"下,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当血液流经堵塞部位时,会导致血管异常痉挛,出现剧烈的头痛。
一开始,头痛只表现在病灶部位,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发展为全头痛。
表现2:眩晕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血压波动较大引发头晕。
而反复的高血压还会造成脑动脉的搏动感增强,继而对脑组织形成冲击和振荡,引起头晕。
表现3:耳鸣
高血压会引起内耳动脉硬化和痉挛,因供血不足使听觉神经功能发生退化。
具体表现为耳朵里会出现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就像水车来回转那样低沉的声音,持续时间较长。
血压高的人,生活中注意避免4件事
第1件、起床太猛
早上刚刚醒来的时候,血压差不多是一天中最高的时候,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起床一定不要太快,太着急,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
再加上早上六点左右的时候,我们人体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水平也很高。
这两个因素同时作用,会导致在起床的一瞬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第2件、用力排便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排尿,大部分人还会选择在早上排便,这是因为早上的肠经较为活跃。
但是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饮食习惯等的影响,出现了便秘的情况,此时千万不要太着急,太用力。
因为早晨本身血压就高,如果再用力,会导致血压骤升的,就容易出现意外。
第3件、早上不喝水
经过了一晚上的睡眠,人体会处于极度缺水的状态,血液也会比平时粘稠一些,血流速度也相对会减缓。
此时,如果不喝水,就会大大的增加了高血压患者出现血栓的可能性。
早上起来喝一杯温水的话,能够帮助我们补充晚上睡觉期间消耗掉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还有利于控制血液,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几率。
第4件、早起运动过猛
不少老年人有早上晨练的习惯,但是对于高血压的人而言,在选择运动上面,一
定要注意,要尽量选择有氧运动。
例如广场舞,快步走,打拳等等。
因为人在剧烈运动以后,肾上腺激素会大量的分泌,导致血管收缩,如此一来,血压升高,就会引起脑中风的发生。
日常降血压,坚持做好3件事,血压稳定不上升
1、多喝水
高血压患者必须多喝水。但除了喝水,还可多喝些茶,有助于软化血管。
每天2-3杯玲,雁.花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研究发现,玲,雁.花可软化血管、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还可预防高血压带来的“中风”,利于血管健康。
2、坚持锻炼身体
长期不锻炼的人,血液流动速度慢,血液中更容易沉积脂质,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压升高。
若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还会引发肥胖,而肥胖是包括脑梗在内,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
建议:每周保证运动3~5次,每次持续15~45分钟,以缓和的有氧运动为宜。
3、戒烟
研究显示,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
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快速传递到大脑,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
而且吸烟会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还会促使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健康科普
科普小常识:降压不可太快、太低
高血压是脑梗的高危因素。
但是降压太快,降得太低,也会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脑组织,已经适应了略高的血压水平,如果血压降得太快、降得太低,反而会促进脑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