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有人说是现金。
这话搁在20年以前是没错的,当时人均收入不过几百元,周围出个万元户,就称得上“荣耀”了,现金的购买力非常强,物价低廉,储蓄率高企,一个家庭里,存折最重要。
有人说是房子。
最近20年,房价蹿升的速度前所未有,从1998年房改至今,自从房地产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楼市的体量便迅速扩张。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居民部门总资产有358万亿,其中有164万亿是房产,占比高达46%,接近居民总资产的一半。
2008-2016年间,居民总资产增量中,有45%是房产贡献的,相比之下,金融资产只有180万亿,其中一半以上是现金和存款(94万亿)。
这还只是2016年的数据,2017-2018百城房价指数涨了13%,按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数据,去年百城房价又涨了3%,这么算下来,最近几年,存量房产的浮盈就将近30万亿。
也就是说,把所有人的房产加一块,占到了国民财富的5成以上。
只要这些年能够乘上房价上涨的东风,身家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甚至数千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但是,笔者觉得,从最近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来看,从2020年起,包括未来十年,无论是房子还是现金,或许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重要。
原因有三。
第一,现金的持续贬值压力。
经济学家姜超举过一个例子,过去这些年以来,由于货币每年增长15%-20%,所以大家默认货币每年对内购买力减少了15-20%。
虽然货币可以印出来,但房子是印不出来的,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土地就那么多,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15-20%的货币增速看做是买房的潜在收益增速。
因此,长期来看,现金的贬值压力依然存在,即便最近两年M2增速已经降到了10%以内,未来10年,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于实物来说,依然会持续走低。只是“缩水”的速度会减小罢了。
去年利率体系也出现了变化,LPR报价取代了基准利率,根据国际上的经验,低利率乃至负利率是大势所趋,把家庭素有收入都换成现金显然是不明智的。
第二,房子长期来看“供过于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去年曾发布了《100城住宅库存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735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5.7%。
从同比数据看,当前库存规模已呈现了连续12个月的正增长态势,库存压力开始增大。
也就是说,在售楼盘库存总量,已经达到了4.7亿平米,不管同比还是环比,都是增长状态,而且已经连续保持了12个月。
这样的趋势显然会得到延续,按照西南财大此前的统计,目前我国城镇空置房数量已经达到了6500万套,大量的三四线城市房屋出现空置现象,很多人在县城买了房子却不住,反而还要去大城市打工。
这就会造成楼市事实上的“供过于求”,因为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得过来,而大量的三四线城市,长期却面临人口净流出。
因此,对全国600多个城市来说,大部分区域的房子,未来的“重要性”会越来越低。
第三,2020年发生的事,或将形成“分水岭”。
为什么说从2020年开始,人们的理念会发生变化?
相信经历过这个春节的人,都会有深刻的感受,当生命、安全、健康遇到考验时,不管有多少套房子,家里的存款有多少,都无济于事。
于我们平时的生活来说,现金足够多,可以过上品质更高的生活,房子足够大、足够好,可以在城市里享受优质的学区和医疗。
但是,过去这些年以来,我们对于钱和房子的追逐太过于热情了,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生活的本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方面未来10年房子的供求关系逆转、现金的贬值压力持续,另一方面今年发生的事件让大部分有房族、购房者都得以“清醒”,未来人们对于家庭资产的规划理念,也会发生转变。
有失必有得,用最近看到一个内行讲的话来说:这一场“风波”过后,3样东西更珍贵。
1,健康。
健康到底有多重要,用多少词来形容都不过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观点,诸如“996是福报”,“加班买房才能逆袭”,似乎只有买房、赚钱、透支身体健康,才能称之为成功。
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对,但是,经过这次的事件后,我们应该认识到,钱赚的再多,房子买的再宽敞,比起一副健康的身体,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或许,在没有特效药,只能靠自身免疫系统抵抗自愈时,人们才能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2,教育。
想起一个段子:什么是格局?一个妈妈说:“你不努力长大了就跟那个乞丐一样。”另外一个妈妈说:“你好好努力,长大了就有能力帮助他们。”
我相信,对大部分父母来说,都会选择第一个答案。
但是,经历了最近这件事后,当大家看到一线医护人员付出的血汗,看到钟南山院士的付出,我们才明白,对子女来说,教育的意义不仅是提升阶层,更是为了帮助别人,造福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3,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17年前,我只是个孩子,所以对周围发生的事没有感觉,依然故我。17年后,我已经有了孩子,所以不可能无动于衷。
马云说过,再过10年20年之后,要养8个老人,手里拿着至少5套房子,2019年的新生儿数据跌破了1500万,其中57%的新生儿都是二胎,也意味着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生孩子了。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房价的高企是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现在房地产市场短暂“遇冷”,某种程度上也是好事,至少能让广大购房者清醒一下:在健康、教育、孩子面前,房子够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