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网络营销专家薛立新导师:教孩子利用好身边学习工具

2019-07-23     中国企业发展

我们所说的学习工具是指课本、辅导书、笔记本、工具书、试卷、电脑等等。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善于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养成正确地使用学习工具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还可以将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快乐中学习不仅效率高,而且大脑神经元能得到充分的活动,整个人身心愉悦,对健康极有好处。 学生没有健康、自信的心态,是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

【案例故事】

案例一: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两个人站在一头肥猪面前,研究怎样才能将猪身上的肉变成自己的肉。 甲说:“最可靠的办法是把猪杀掉,把肉吃下肚去。”乙说:“不行,不能吃死猪,死猪怎么能变成活肉呢?”于是他走到猪面前,用手摸、鼻子闻,以为这才是好办法。

案例二:

学校里晚自习的熄灯时间快到了,值日老师看到还有一位女孩在专心致志地忙着什么,并没有要走的意思,便悄悄地过去看她究竟在忙什么?

老师不看不知道,一看激动得差一点要痛哭流涕,原来女孩正在整理这位老师课堂上的讲义。 老师当即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讲课,给孩子们以更好的教育。老师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校长,校长却有不同意见。 他认为:课本上的内容是由多位专家一起撰写的,基本上代表了广泛承认或有广泛影响的研究结果。 而老师讲的是什么呢? 老师的讲义,只能代表他所支持的那一种观点,有些观点甚至是老师个人的不成熟看法。换句话说,这位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做金科玉律记录下来,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 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关键还是因为有时考试的题目往往不在书本上,而在老师的讲义中。 这种出题方法,实际上会限制孩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

【案例分析】

好多学生在学习时,不大善于使用学习工具,常常舍本求末。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材,以教材为本,抓住教材的要点,才是学习好的前提与基础。 就如案例一中要将猪身上的肉变成自己的肉,甲的办法就比较高明,因为他能辨证地将“死”与“活”联系起来考虑,只有把猪杀掉,把肉吃下肚,才能使猪肉变成自己身上的肉ꎻ而乙只能机械地看到“死”与“活”对立的一面。 同理,案例二中的同学将学习的重点都放到老师的课堂讲义上了,她没有弄清教材与讲义的本末关系,因为老师的讲义是源于教科书,那么吃透教材才是掌握知识的关键。 要将书本知识掌握吃透,需要的就是这种活学活用式的知识转化。 学习中,学生首先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知识的科学性,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进行有序组合,通过教材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横向比较、鉴赏,掌握相关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最后才谈得上利用教材、超越教材。

另外获取知识的另一种媒介就是网络。 要利用好网络,因为网上的知识是丰富的,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地服务,它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料,又有好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实事点评,值得同学们去借鉴。 但在网上学习时一定要有选择、有辨别,让网络真正成为学习的好帮手。

总之,学习使用工具书,养成良好的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大有益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vJQHWwBmyVoG_1ZzWW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