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给学生买智能手机?
答案很简单:要,而且买的越早越好。
给学生买智能手机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 智能手机是一个工具,生活娱乐,教育学习的工具,更重要的,已经成为一个生存必须的工具了。首先让我们看看那些反对买智能手机的理由。 根据有关调查机构的调查,反对或者担心学生用智能手机的主要有三个理由。 理由一:学生一有时间就上网打游戏或聊天,耽误了学习。 理由二:网上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黄色东西很多,会带坏学生。 理由三:网上学习效果并不好,网校学习很贵,而且大部分和教材不同步。 概括起来,这三个理由反映出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智能手机的害处很大,好处不明显。”
智能手机是个工具,任何工具都是双刃剑,关键是怎么使用。 智能手机和电视来相比,电视对于学习几乎就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但是,现在有几个家庭不买电视? 一般有学生的家庭,电视放在客厅里面,声音放得比较小。 有些家长就更严格了点,除了看看新闻联播以外,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不开电视。 这个就说明一个问题,家长通过管理电视,来消除电视对学生的影响。 既然电视可以管理,那么为什么智能手机就不能管理? 所以反对或担心学生用智能手机的前两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第三个理由就更荒诞了,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最普通的工具,围绕着智能手机的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调查表明,80%的科技成果,都与智能手机有关系。 为什么智能手机在学习上就没有用处? 根据美国的研究,智能手机不仅能促进中小学生智力如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意志、动机等方面的发展。 美国的一些个案研究及评量报告显示:使用电脑的儿童和仅接受传统教育的同龄儿童相比,在学习上进步较快。他们认为,让孩子从小接触智能手机,有利于智力开发和增强对新技术的适应性。
怎么样管理智能手机,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智能手机摆放的位置要注意,智能手机最好放在家长的卧室,或者客厅,也就是公共场合,尤其是智能手机屏幕要向外。 一般不要放在书房,尤其不能放在学生的卧室里面。 就是说,学生用智能手机的时候,是置于公开场合。 这是能够进行管理的基础条件。
智能手机不要一直在网络上,智能手机上网的时候,家里应该有人。 很多家长就是这样管理,通过管理上网的密码,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允许子女上网,其他时间是关闭网络的。
娱乐和学习要关联在一起。 要始终如一的贯彻这一点,就是电脑娱乐的时候,要先在智能手机上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 对于中学生来讲,常用的学习软件有两种,一种是轻轻松松背单词,一种是挑战考试学习软件。 可以规定每周完成多少个选择题,或者背诵多少名言警句,或者练习多少个成语,错别字等等。 用软件学习的好处是效率很高。
配合老师的教学
请看美国老师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给学生上课的: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关于南北战争的课。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上网去寻找任何有关南北战争的资料,任何资料都可以,只要是关于南北战争的。 孩子们或自己上网,或结成小组进行合作。 结果有的孩子发现了南北战争的主要战场和战役,有的孩子找到了关于南北战争的音乐,有的孩子则发现了南北战争时期中的女英雄,也有的孩子研究了南北战争时的气候。 在讨论时孩子们异常活跃。 教师并不要求他们背诵南北战争的日期、战役结果等内容,只希望孩子们知道,当他们想了解南北战争时,他们到哪里、怎样去寻找这些资料,怎样辨别这些资料是否可靠,以及怎样理解这些资料等。 可见,教育不仅教会学生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探索和发现,学会合作。
现在很多学校里面,也都有这样的做法了。 表面上看,这些使用和考试成绩无关,其实不然。 现在的考试题目很灵活了,有相当一部分题目(10%)以上,考得是学生的思辨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开阔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仅就提高考试成绩来讲,还有什么东西比智能手机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会出现网瘾等情况吗?
现在报纸上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好像大部分学生都变成了网虫,其实真正情况并不是那么严重,我们调查了一个学校,一个有两千多学生的学校,有网瘾的学生也不会超过10人,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成瘾的学生家里基本没有智能手机。 都是在网吧里面成瘾了。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网吧的环境,就是一个促人成瘾的的环境。 现在的学生不接触智能手机是不可能的,堵是堵不住的,孩子没有智能手机,就会把他赶到网吧里面去,网吧老板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人成瘾。 而家庭则刚好相反。 新东西都有一个让人痴迷的过程,每个聊社交工具的人都有这种经历,开始的时候,狂聊。 聊了一段时间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了那种热情。 社交工具就变成了和熟人沟通,相互交流的一个普通工具了。 所以让学生早一点接触互联网,或游戏,更容易避免网瘾,游戏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