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去综合类大学读设计

2019-05-21   康石石

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光听听就足够让每位准备海外留学的学子们以及父母们肾上腺素飙升。

世界顶级综合类大学——认可度高、名气大、就业吃的开,在未来发展更具备可能性……

但是对于学习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设计是一门关于思维+技术的活,而综合类大学,相对实践来说明显更在意理论,且不光入学门槛高,更是严进严出。所以,选择综合类大学还是艺术类大学这个问题虽然已经成为老生常谈,却依旧困扰着万千艺术留学生……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关于这个问题当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深入了解综合类大学,总归能对自己的选择带来些方向,今天,我们就结合汉艺导师团队对综合类大学的调研成果,我们一起看看如果在综合类大学学习设计专业的一些特点。

01 关于综合类大学的全面考量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综合类院校通常来说是比较全面考量的,他们希望通过扎实的基础铺垫,同时加上适当的引导,将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划交于学生手中自己选择。以下,我们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FA学院的本科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来详细解析。


首先从学校的官网上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虽然只是一个专业,但该专业有三个后续的发展方向:

P:Product Design工业产品设计方向

C:Communication Design平面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E:Environment Design环境设计(包含物理与数字两方面)方向

由于很多本科新生在大学入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尚未明确不同专业的特点、自己的偏好与未来自己更适合的发展方向,因此国外的综合类大学通常会给予本科新生们一段自己磨合和探索的时期,以更人性化的以引导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和综合考量能力。

在专业初期的课程设置上也强调和鼓励学生遵从自己的内心从而做出方向的选择,从大二才开始将不同专业逐渐划分出来。这一点上有点类似于国内高中高一不分专业,高二进行文理分班。除此之外,校方还给出了不同专业方向在每个阶段的明确课程规划,并列举了两个不同规划路径的学生例子提供参考:


比如学生1是以产品设计(P)为目标来进行路径规划,在第一年的课程上所有的同学都是一样的,专业课的选择是重合的。从大二上半学期起,产品设计(P)与环境设计(E)的同学们便分开课程了;而从大二下半学期开始,三个不同方向的同学们逐渐在课程设置上完全分开,根据各自的专业所需进行课程安排。

同时,由于从大四开始,学生会在跨学科的团队合作项目中不断学习与挑战,因此最后两个学期的课程会根据其专业的选择进行服务设计(Design for Service (Sv))和社会创新设计(Designfor Social Innovation(Si))不同领域的探索。

因此我们说,综合类大学的设计类专业,其涉及面的基础综合性和学生规划选择的自由度在考量上是比较全面的,学校更看重的是同学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于解决问题全面考量的思考能力培养,这一点来说对于跨学科设计趋势的前瞻也是比较有优势的。


02 关于综合类大学的学术研究


我们继续以卡梅的设计专业为例,在校方的官网上除了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规划建议以外,还明确的罗列除了专业课程的具体安排及课程学分要求信息:


可以看到,四年的本科专业学习期间,学生需要总共完成363Units(121个学分)的课程内容,其中81Units(27学分)属于学术课学分(这其中又分为必修学术课和选修学术课);228Units(76学分)属于专业课;剩余54Units(17学分)为其他选修课(Minor课程);学术课学分至少占总专业学分要求的22%以上。

而学生除了学习专业设计的一些常见技能课程以外,还要学习英语、计算机、心理学(学院所授予的三大类专业方向都是强调用户体验的)、全球艺术设计史等相关理论性,学术性较强的课程。

因此我们说,综合大学在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会更着重于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相比较之下,艺术类大学的实践则会优于综合类大学。

这一点不同在两类大学的基础设施和学校氛围的体现上也会略微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综合类大学的Library往往人满为患,这是由于学生的课业往往需要查询大量的学术资料,同时对于学术类论文的作业设置也是家常便饭,不夸张地说,通常一个占课程总成绩1%左右的小阅读作业大概就要阅读50页上下的全英文阅读材料,还是学术类文章,确实不是一件极为容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而艺术类大学往往会花重金在lab, Workshop, Studio方面,可以说实践的设备和器材通常都是一流的,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校方往往也是鼓励学生们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作品实践体验,制作完成,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养极其关注。


03 关于如何进行选择


关于如何进行选择这一部分,我觉得首先得明确一个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的前提——综合类院校的招生门槛确实比艺术类院校要高。除了白纸黑字的高语言要求、高GPA、有的需要提交GRE、学费普遍比艺术类院校要昂贵之外,也有很多大家不言而喻的隐性要求比如实习经历、学术背景、获奖经历、以及一本足够优秀的作品集(补充材料)……甚至耶鲁大学还会调查细致到你爷爷的年资产与学术背景……

这么多的内容,如果不尽早开始准备,是很难临时抱佛脚的。只有尽早做决定,并提前开始进行规划与准备,才有资格做“要上综合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这样的选择题。比如在汉艺成功申请上牛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顶级综合类大学的同学,都是至少提前一年进行规划和准备作品集。

Z同学 汉艺2018届学员

成功申请上卡内基梅隆大学、华盛顿大学、普渡大学

娱乐技术(MET)offer

而其实两者之间的选择,全看你自己。

综合类院校在学术和课程设置上更加综合,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更具理论化。且在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上更有自主选择性,且资源和研究领域都更加前沿,更适合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学生。而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加细化,且偏重动手能力与实践性,艺术氛围更自由开放与包容,更适合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热爱什么,未来要做什么,有明确目的和方向的学生。

也是因此,例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之类的学生会比较偏好于综合类大学,但我们却鲜少听到有学习珠宝设计、服装设计的同学想去综合类大学……

综上所述,综合类大学与艺术类大学各有千秋,综合类大学在学生的全面能力培养上考量更加全面,这也就要求了学生们会在综合类大学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顾及所有方面均衡发展,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占有很大比重。

因此,对于纠结于综合类大学还是艺术类大学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和学生家长们,衷心地建议大家,一定要遵从学生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慎重的综合考虑。不一定名声最大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品集机构同理,如果你对知识抱有渴求,那么……


更多艺术留学和作品集创作技法,可微信关注康石石公众号:kang-shishi,后台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