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让爸妈放心我艺术留学的

2020-03-20   康石石

不支持你学艺术或者留学,多半是因为不放心。

每当康石石邀请成功申请海外名校的同学分享自己经验的时候,后台总会出现类似“好羡慕”的感叹。

其中当然有一些正在准备留学的准留学生,但是家人不支持不理解也是很多同学都在面临的问题。大家往往觉得家长只是想不开,看不到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前景,但实际上大多数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不放心。

今天,康石石就邀请到东家汉艺国际教育19届成功申请多所院校的海外学员Y同学,聊聊她在申请期间遇到的事情,也说一说她是如何让家长放心的。

有时候,我会站在我爸妈的角度上去想问题。这样其实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论,解决分歧的进度也会更快。

有些话说出来可能太过官方,但的确父母大多数的决定都是为了我们考虑,他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那么解决他们顾虑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从自己做起,让他们放心。


01 让他们知道,你真的是去学习的


我初一的时候跟很多同学一起来美国做交换生,体验了美国相对更为自由的教学模式。感觉在这里上学,有更多的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于是就跟家里提出了想要留在美国的想法。

家里虽然一直有送我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初二可能还是比预计的要早一些。家里人多少还是有一些担心,我就跟她们分享了我在美国交换时的感受。

在美高上课时

因为自己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也有往艺术发展的计划。在美国的初中和高中,都有许多选修课。这样一来,我可以一边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边学习文化课。相比于单纯的准备艺考,不得不放弃文化课的国内美术高中,其实是有一定优势所在的。

另外,美国在艺术方面的发展多少还是要比国内更成熟一些。我就自己简单的做了一份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告诉他们在那个阶段美国或许更适合我之后的选择。

我也会有意识的改变我平时的一些坏习惯,比如我不再贪玩,会比以往更早的完成学校的作业,挤出时间去学学英语什么的。

逐渐的,爸爸妈妈也会觉得我去美国学习的想法是认真且坚定的。

早期画的小画

其实归根结底,是要让父母看到我们对于出国留学的态度。不论是开拓眼界也好,学习更先进的知识也好,只要是正面的诉求,他们基本就不会反对了。

虽然我家里没有反对我学艺术,但我觉得道理是一样的。找到他们担心的点,比如觉得我们一时兴起或者艺术行业就业困难等等。这时候大家只要对症下药,证明你对与专业的热爱,也可以找一些相关的新闻作为佐证,告诉他们你选择的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等等。


02 让他们看见,你真的在努力


如愿以偿到美国念书之后,我会经常跟家里通话或者视频,跟他们分享我最近的生活,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让他们知道,没有他们在耳边“念经”,我也会主动的去学习了。(悄悄说,我初二的时候PS和ID都已经玩的很溜了)

尤其是决定本科学习设计之后,我不仅选修了高中里的平面设计课程,还会经常出去看看展览。尽可能的提升自己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想要学设计的信念。

但是由于自己一直没有系统的学过艺术,我就觉得应该补足这块短板。我先是回国去了一个国内艺考的画室,学了基本的色彩、素描。有了些底子之后,就用在高中学的基础平面设计知识,开始了自己的作品集创作。

当时的一些作品也被我放进作品集了

那会儿知道知道自己实力并不强,所以就在美国找了一家机构,那家机构的老师基本都是罗德岛毕业的,我也就被这个吸引过来了。但是去了几次我发现,他们辅导的方向有点窄基本只针对插画。

最可怕的一点是我发现,那个机构里的老师会帮学生改画。夸张一点的甚至学生画个草稿,老师坐那“改”俩小时。我其实心里清楚着代表着什么,也明白如果我用这种被“修改”过的作品集去申校,一是没有自己的味道,二是就算被录也可能被劝退。我不想走捷径,更不想冒这个险,所以就不再去那家机构了。

然后我就开始上知乎搜了一些关于申请的问题,然后就看到了康大大。其实这种问题下面有很多机构的,但是我看到康石石的回答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字真多啊。应该是个很认真的大叔吧,所以我对汉艺也有了一种“纯朴大叔”的印象。

张嘉译符合我对康石石的所有幻想

也是到了汉艺之后吧,发现设计何止会画画就行。所以来了汉艺我基本上就等于从零开始了,感觉设计怎么这么难。尤其是做Mind Map,我一开始觉得这有什么难的,找关联词呗。

但还是觉得有的题容易发散,有的太难了。我就带着我个人觉得我做的不错的Mind Map跟老师讨论,发现我虽然发散出来了,但是不合逻辑。还是得推翻重来,这里就不得不感谢汉艺的老师,大力出奇迹把我拽回了正轨。


03 让他们相信,你可以独立生活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家提早开始改变。虽然我们从小学就说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肯定还有好多人上了大学还在让老妈洗衣服,炒个家常菜还得问问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鸡蛋?

随手一做

如果连基本的独立能力都没有,别说你爸妈了,连我都不建议你出国留学。

除了出国前培养一些生活技能以外,一直和不安全画着等号的美国也是爸爸听了皱眉,妈妈看了流泪。

其实美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任何一片土地上都有好人也有坏人。但一个人出门在外不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

先从最让我头疼的住宿说起吧,因为年龄问题我还不能自己租房。所以一直生活在寄宿家庭里,几年来换了三家,也算是有经验了。这里建议各位,决定在一个寄宿家庭生活之前,一定要摸清家里每个人的基本信息、健康情况和兴趣爱好等等。

比如我住的第一个家庭,当时只和家里的女主人聊了聊感觉不错,就决定了。住进去之后,发现她家的小孩爱敲鼓,十分影响学习真的。

一个看似其乐融融的家庭,说不定就接受不了你吃螺蛳粉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还有最老生常谈的黑人区和流浪汉。他们大多都是专挑软柿子捏的人,所以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不要一脸“我好害怕”的神情。就算装也要装出一副我是常驻民的样子,你在国内怎么走路在美国也怎么走就可以。

一般这样他们就不会找你的麻烦了,如果你实在运气不好被他们缠上。也不要太紧张,从口袋里拿出20美金给他,就能保平安了。

最后,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关键阶段是你在出国前的那段日子。在生活上要让他们看见我们的成长,在专业上也要让他们看见我们在稳稳的进步。没事多跟他们聊聊你的作品集,跟他们分享你创作的过程。

让他们看到你从第一个项目的磕磕巴巴,到最后一个项目的信手拈来。才能真正的让他们对你的选择彻底放心,如果对如何用作品集打动爸妈和考官还有疑问,可以私信问问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