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反正汉艺的学生没有体验过。
但是,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把关,这真的是一件很有可能会发生的事。
在创作初期,很多同学由于没有深入了解到专业的学习当中,对设计的概念与理解仍然浅层的停留在视觉效果上。很多同学会认为设计就是好看,能抓人眼球的外观,所以大家会把很多精力都放在提高软件技巧等看起来无比炫酷的操作上。
但是,好的产品设计并不是花瓶,同学们不要因为过分拘泥于外在形态是否好看,建模渲染效果是否绚丽,反而忽略了设计最重要的核心——了解用户,解决问题。
比如瑞士的一家公司设计了一款基于人体工程学的椅子-Chairless Chair,顾名思义,这是一把“隐形的椅子”。
而这款椅子的设计师为了一些需要长期站立的行业,比如工厂上流水线的工人。据说奥迪生产线上的工人平均每天就要站立8个小时,但是由于长期站立的日积月累,会造成一定身体上的职业病。这个“隐性的椅子”就是专门为这类人群设计的,它更像是一副腿部的外骨骼,包裹着人体大腿的后侧,指甲向下延伸固定在脚部。
这个设计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实际上设计师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保证使用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设计师必须不断做测试以及重复进行改进,才能最终得到一个真正实用的产品。比如为了减轻佩戴的负担和使用时的负重感,在材料方面,Chairless Chair的骨架由铝和碳纤维材料制作,非常轻巧,重量只有2千克。
不仅如此,这款设计在做到了重量轻的同时还保证了电池的续航能力,放入电池后续航能力能达到八小时左右。这样也保证了使用者能够在工作时长内进行一个持续性的使用。
其实Chairless Chair的设计概念类似于外骨骼义肢,为了延伸其功能性并为残肢人士创造再次行走的机会,仿生外骨骼制造商 Ekoso Bionics 同 3D 打印公司 3D Systems 合作 “打印” 了一款混合动力的机械外骨骼,第一位试用者 Amanda Boxtel 成功站立行走,此前,她在轮椅上生活了 12 年。
我们通过设计草图不难看到,这款产品的外形并没有特别亮眼或是华丽,为了实现性能的最优化和使用的便捷舒适,它更多的是外形依附于结构。产品最终所探讨的还是人机关系本身,以及挖掘用户的真正需求。
而且,这款产品的手绘也十分简单,它只用最简单的线条展现出产品的结构与设计,并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色彩和技巧。除此之外,还体现出了设计师极强的人文关怀性。
所以,我们能就因为这款设计没有太多炫酷的技巧,就不是一款好的产品吗?
不,你不能。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同学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出方案的阶段,学生们拿着他们的产品展示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个外壳,一个外表光滑的产品。没有分模线,没有元素零件间的配合,只是一个一体成型的产品。当他们拿着这样的产品去建模渲染完之后,就会发现,怎么产品看起来很不真实没有体量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产品有些不同。
究其原因会发现原来是大家在设计时往往会忽略产品的细节,忽略外形其实是依附于结构的;而这些细节的设计,结构的来源都是通过深入的研究用户而得到的。
举例来讲,之前一位同学想要设计一款野外烤肉的产品,她拿来第一版草图,里面只有绚丽的金属质感外壳,十分华丽,但当让她解释详细解释这款产品的功能时才发现漏洞百出。产品的抽拉的位置没有链接结构,根本无法卡住;内置加热管所在的位置根本无法烤到肉等等。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就是这位同学在前期调研时没有抓住核心需求来进行分析,烧烤最重要的就是过程中的体验和食物的口感,明确了这两点,并根据这个展开分析和结构的设计才能让产品变得实在和落地。
然后再一起来看一个正面案例:下面这位L同学设计了一款孩子们使用的鞋,他的外形来源于轮滑鞋,但功能又不仅仅局限于此。通过调研用户后,L同学发现学龄儿童阶段的孩子会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感兴趣,他们正处在爱动的年龄段。同时,通过有趣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做各种活动,也有益身心健康。因此L同学利用轮滑鞋的的特性,并结合孩子们喜欢的钢铁侠元素设计了一款可替换鞋底的鞋子。
L同学,工业设计专业学员,获皇艺IDE专业offer
L同学,工业设计专业学员,获皇艺IDE专业offer
但这位同学并不是简单的只将外形进行了设计,他还考虑到了为了满足孩子们需求,实现构想的功能需要怎么样的结构,可以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确保安全性。他通过做各种模型测试,来研究链接结构和固定方式,这样对细节的探讨和研究是最终产品看起来有质量又有说服力。
L同学,工业设计专业学员,获皇艺IDE专业offer
所以,同学们要明白,产品的外壳终究只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徒有外表没有细节的设计是经不住探究的。当我们深入发掘用户的需求,带着需求去做设计的时候才会发现,哦,原来这样做产品才会更加吸引人,并且更加有社会价值。
作品集的项目设计炫酷可以,但其实用性,一定要配得上它的炫酷度。
如有更多艺术留学或作品集相关疑问,欢迎私信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