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待嫁的女孩儿总会被这句话感动地一塌糊涂:
婚姻就是,得到一个人,失去全世界。我愿意因为你放弃这个世界。可是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放弃了这个世界,也失去了你。
01.被好太太人设套牢,捂死了鲜活的婚姻
最近才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这部神剧追完,不亏第一季就冲到豆瓣9.1,还被称为美国版《我的前半生》。
这部剧简单点说,就是中产姑娘嫁入豪门一心相夫教子,人渣老公却出轨秘书,离婚后逆袭成为脱口秀女王的故事。
不是玛丽苏剧情,也不是简单的打鸡血,整部剧都向我们传递一种冲击所有已婚女人传统价值观的挑战,做极致自己比做极致太太更高级。
离婚前的麦瑟尔扮演着好太太的角色,每天妆容精致、做家务一丝不苟、带孩子任劳任怨,说话滴水不漏。
不喜欢烹饪却要假装烹饪高手,每天内心都想喊mmp却变着花样做好吃的。
对于身材的管理,她更是没有一刻松懈,早晚都要严格测量腿围、腰围和胸围,确保自己始终苗条。如愿在25岁拥有两个孩子,连她自己都觉得生活很完美。
可是丈夫却在这种完美的婚姻生活中和他的秘书出轨了。
看到此时,套路和美国肥皂剧鼻祖《绝望的主妇》神似,五位中产家庭全职太太中,有一位时刻注重仪态、连一根头发丝都不允许乱掉的完美主义金发主妇Bree给我印象深刻,让当时单身的我直呼恐婚。
她每天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对家事面面俱到,面包要切片称重,果酱要三层抹匀,规定每顿饭热量不能超过100卡路里。
甚至在丈夫犯病时也坚持要折好被子才出门,她对子女细心令人惊叹,每天选择穿什么颜色的袜子都要过问。
她把家里打扫的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一切看起来波澜不惊岁月静好,就在这种极致完美的家庭生活中却暗流涌动。
丈夫被逼死、一双儿女异常叛逆,她无法接受事实,一度去精神病院逃避,为什么她每天像许多好太太一样克己复礼,凡事为孩子们做榜样,却落得如此下场?
真相就是,这两位中产家庭的好太太过的都不是生活,是演戏,戏演完了,她们才从雕像变回真人。
李敖曾说,“女人对婚姻的看法只有一种,男人对婚姻的看法却有一千零一种。”
很多女人认定只有好太太才能使婚姻保鲜,把自己逼进不透气的密闭罐子里,妄想做一个永远冻龄的速冻罐头,殊不知,真正撩拨婚姻的琴弦,是“逃跑”。
02.稀缺时代,所谓的兼顾都是强求
曾经看过有个笑话,辛苦收拾房子一辈子的老太太突然发现捷径就是摘下她的老花镜:屋子看上去有点朦胧,但整洁又干净。
很多女人看不懂,自己的幸福,其实都被好太太的人设套牢了。
多年来闺蜜的妈妈刘阿姨一直是街坊邻居眼里的模范太太,典型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照顾生病的老公和跛脚的姥姥尽心尽力,前年闺蜜生了二宝也丢给她,说亲妈比较靠谱。
两个月之前就开始张罗准备年货,为了货比三家,大清早一个人去城郊市场批发鸡鸭鱼虾,吆喝亲戚朋友过年轮流窜门吃流水席,精心准备着每天的菜谱和宾客安排。
没想到,一直好脾气的刘阿姨突然情绪爆发了,好几天没理我闺蜜,还放狠话,过年别回来了。
闺蜜跟我诉苦,大过年闹的这么不愉快,我妈是不是更年期到了,贤妻良母的人设一夜之间就崩了啊。
我苦笑一声,只想骂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想必她的妈妈可能备年货把自己累坏了,周围都是要依靠她的人,却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人。
纵使金刚铁骨也会崩溃,我劝她赶紧回家给妈妈道个歉把自己孩子接回来,不添乱就是帮了最大的忙。
另一个闺蜜小颜深夜发微信说自己昨晚第一次动手打孩子,愧疚地哭了。
年底因为事情多单位又调薪,不是加薪而是连续三年一降再降,从月薪近万到现在拿到手不足五千。
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加上刚好要赶一个年度工作总结,想趁着孩子睡了加班。
结果他就是缠着我不肯睡,我一下子脾气上来没控制住,把孩子打哭了摔门而去,最后不得不躲在门口偷偷看着孩子忍着委屈渐渐睡着了。
小颜一直都以做一个好太太的标准严苛要求自己,家人吃的每顿饭,孩子吃的辅食、饼干、甚至糖果,都必须亲手做,早上五点就起床准备早餐。
最夸张的一次,我们约她出来,她小小的身子背着两个厚重的妈妈包、戴着好几个保温杯,吃饭的时候一直提心吊胆盯着孩子,生怕烫着噎着,五分钟之内给孩子擦了三次嘴。
很多女人一旦踏进围城就开始焦虑,把自己框死在好太太的人设里无法自拔,全然忘记了结婚前那个洒脱可爱的自己。
法国女人有句谚语:女人永远要拥有一种能力,就是在生活里当逃兵。
如果你无法兼顾职场和育儿,甚至无法兼顾大宝和二宝,不要轻易地自责、愧疚、抑郁。
正如作家艾小羊所说:
当女人身上背负的身份越来越多,精力和时间都变得稀缺时,所谓的兼顾都是强求,只有不断地接纳、放下、原谅,才是真理。
03.懂得逃跑的女人更好命
女人在婚姻中试图通过扮演好太太的角色获得家庭、社会的认同,这个想法并没有问题,症结在于——凡事,过犹不及。
好太太的人设本质上是对女性在家庭角色中的付出的一种褒扬肯定,但是很多女人误解为四个字——追求完美,因为她们从小至大受到的教育就是凡事要做到最好才叫尽力,否则就是懒惰、拖延、毫无希望的人生。
在哈佛幸福公开课视频里,Tal教授提到了一个概念——积极心理学,这是对抗过分追求完美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
众多心理学实验结果,完美主义正是对失败的恐惧感,是面对问题裹足不前的畏惧。
于是这些好太太们很容易把这种焦虑情绪传递给了周围的人还不自知,首当其冲受害者是自己的孩子。
“我一定要做一块没有任何瑕疵的蛋糕给孩子,我一定要让孩子三个月之内学会钢琴”,给自己和别人制定了很多不合理的目标,过度关心、过度劳碌、过度期望,让家人和自己感到窒息。
娱乐圈不乏这种好太太人设的姑娘,伊能静曾经在《妈妈是超人》综艺节目中因为一岁多的女儿吃饭时不小心从椅子上掉下来,她居然一直内疚地狂扇自己耳光,还眼泪汪汪地给老公和孩子道歉,每天把自己逼到崩溃的边缘。
可是后来她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做导演、拍电影、周游世界,给自己放假,找回了当初励志女王的自信。
于是在《吐槽大会》上,她容光焕发地登上舞台,调侃自己第一次当导演的电影《我是女王》豆瓣评分仅仅4.1,老公就是比她小又宠她!被网友大赞,48岁的戏精太会撩!
真正的好太太不必追求完美,不会丢失自我,同时拥有强大的内心、柔软的外表和有趣的灵魂。
婚后有一段时间,杨绛和钱钟书也会吵架、怄气、翻脸,两个知识分子谁都得理不饶人。
有一次两人旅法时在游轮上因为一个法语发音而争执,还请当地人裁判,最后是杨绛赢了,但是她一点都不开心,因为钱钟书的面子、里子都丢光了,闹了整整一个月的冷战。
如果当时的杨绛明白,婚姻里,如果一个人有了负面情绪,学会逃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发泄掉,就不会对家人恶语相向。
刘若英在她的畅销书《我敢在你怀里孤独》中,提到了一种让夫妻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模式,那就是——独处。
我不能没有独处的时间,也不能没有一个人喘息的片刻。在那个时刻,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想,也不要再替别人着想。
她认为,这种与自己的坏情绪独处的能力,能避免很多家庭纠纷。
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时刻紧绷的女人朝夕相处,你需要接受人设的不完美,在平凡的日子里学会逃跑,当你有了逃跑的底气,反倒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好太太。
04.幸福有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著名心理学教授泰勒博士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
它是哈佛公开课中积极心理学这个概念的一种科学实践——幸福,除了天生基因,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作者告诉我们,生活中做四个小练习,帮助你快速提升幸福感:
四象限人生日志:把一天所做的事记录在四象限中,直面自己的生活轨迹;
冥想:每天进行8分钟的冥想,效仿古人一日三省;
人生地图:记录你每天时间的利用情况;
诚实的镜子:找到每天的小确幸,让聚焦点关注在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情上面。
通过这些小练习,给自己好太太人设按下暂停键,适当逃离孩子,他吃的满嘴是糊,你只管做自己的事,等他吃完了再擦。
适当逃离老公,周末要跟闺蜜逛街,你把孩子丢给他照顾一天又何妨。直面自己的内心,关注那些真正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上去。
幸福生活家倡导者萧秋水说,女人的幸福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小我的幸福。
因为个体、家庭、工作环境良好而拥有的幸福感,较少接触痛苦、避开痛苦,所感受到的快乐大于痛苦。
代表人物:普通大众。
第二层次,强大的幸福。
敢于直面痛苦和不幸,经历过绝望仍然不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代表人物:维克多•弗兰克尔。
第三层次,崇高的幸福。
以人类幸福为己任的幸福感,不局限于小我、个人苦难,心怀全人类的慈悲感。
代表人物:乔达摩•悉达多、特瑞莎修女。
扪心自问,你在幸福的哪个层次?
别再把自己困在最底层的幸福感里。
真正的好太太,不是只能囿于厨房和爱,不是只看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拥有逃离生活的能力和追逐诗与远方的勇气。
婚姻里,懂得逃跑的女人更好命,致每一个终将成为好太太的你。
我是韩老白,一个从全职妈妈到逆袭成立自己文化传媒公司的写作人;
“杀手”文案培训师,帮众多全职妈妈和迷茫的职场人重新找到了职业方向,实现了靠写作月入过万,迎来了事业第二春。
想了解更多关于写作和文案的知识,私信我便可免费获得1次专属咨询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