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王竞
编剧:吴楠
主演:颜丙燕,焦刚,李现,赵倩
类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2012.11.16
片长:120分钟
面对生活,大家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苦痛,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温暖,各有各的残酷。
前段时间,郑爽因为新剧《流淌的美好时光》收拾率暴跌而喜提热搜,一同被诟病的,还有她数十年如一日的烂台词、差演技。
对此,郑爽回应道:“我想说我的人生不止电视剧”。
不但怼了观众,就连替她说话的粉丝也终于忍不住反撕起偶像:
“就算是为了拿钱,那能不能把演技提上去?她是演员这不是她的本职工作吗?”
坦白说,对影视行业有所了解,都知道现在大IP+顶流的操作不管用了,观众上了一次当,又怎会再踏进同一个坑里,这才有了《人民的名义》逆风翻红,才会有各种大卡司加持的改编剧纷纷扑街,说句俗话,浪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粉丝经济不顶用了,才明白演技方是王道。
中国缺好演员吗?
这个问题永远都有人在问,而我的回答永远是不缺,缺少的,只是认识她们的人,和认识她们的机会。
比如颜丙燕,一部2012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万箭穿心》,足以叫你记住这个演技炸裂的女人。
/ Part 01
“我对他这么好,他跳江连遗书都不写我”
很多人知道《万箭穿心》,不是因为电影,而是湖北著名女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
内容大致没变,讲的仍是武汉女人李宝莉的大半辈子。她生性泼辣,勤扒苦做,却在生活蒸蒸日上换新房之际遭遇顶梁柱丈夫出轨偷情。
她用报警的方式报复了丈夫马学武,致使他丢了工作,跳江自杀,一个普通女人,就此挑起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的重担。
故事到这结束了吗?不,这只是“万箭穿心”的开始。
当李宝莉十几年卖血卖力挑扁担,赎罪般的供养家庭,儿子、公婆却对她恨之入骨,等到儿子毕业,她被无情的赶出家门,故事戛然而止于她年过半百的一无所有。
悲剧的源头是什么?
电影抓住了李宝莉和马学武渐行渐远的婚姻。
颜丙燕其实是标准的北京大妞,但在这部电影里,她学会了武汉话,挑战用方言来演绎一个在汉正街打工卖袜子的底层妇女,没什么文化教养,脾气还特别火爆市侩。而她的丈夫马学武,则是唯唯诺诺,与之性格完全相反的男人。
故事一开始,是马学武升了车间主任,分了房子,一家人第一次住进带电梯的高楼,李宝莉早就因搬家工人坐地起价而憋了一肚子火,见到丈夫客气的给工人发烟,当即破口大骂:
“我出钱,他们做事,天经地义!刚才在那边,坐地涨价你不吭声,现在跑出来发烟,你自己看看他们干的什么活!烟不要钱?汽水不要钱?你当这是在厂里搞招待啊,真是贱!”
落地有声,分面不留,无怪连工人都可怜马学武:“你被这样的女人管一辈子,真的挺可怜的。”
几个镜头,夫妻俩紧绷的关系已显露无疑。
我只说一个细节,当李宝莉报警让丈夫与同事出轨的丑闻暴露于众后,马学武也曾低头回归家庭,换来的是李宝莉更为苛刻的对待。
宝莉的朋友曾问她为什么这么对待丈夫,李宝莉是这么说的:“我家里条件是不好,菜场卖菜人的姑娘,可凭我的长相,追我的人也不少这你知道,我选他个乡下人,是他的福气。他凭什么不好好对我,还要我好好对他。”
收到下岗通知,知道是李宝莉报警举报自己,未来一片黯淡,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马学武最终选择了跳江自杀。
李宝莉始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丈夫的遗书为何狠心到一句关乎她的内容都没有。
说来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李宝莉是热情活泼的漂亮姑娘,马学武是温柔有才的穷小子,合照上两人甜蜜依偎,又怎想到婚后生活,温柔成了懦弱,活泼成了蛮横,有才成了和别的女人偷情的小九九,热情成了口不择言的庸俗。
就像导演王竞所说:“婚姻有的时候就像夫妻两个人都伸出一只手去托起一个美丽但是脆弱的花瓶,中间这种关系的建立其实是很脆弱很微妙的。那么家庭当中的一个悲剧,我觉得通常来说,双方都需要检讨。”
李宝莉始终不明白,正常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尊重和平等,不是谁压着谁,更不是谁欠了谁。
而马学武没错吗?他也不明白沉默,其实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 Part 02
“被自己孩子赶出家门,是怎样的体验?”
我从来都觉得家庭主妇是个很伟大的职业,对,我说的是职业。
她们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好上有老下有小的衣食起居,能将家里维持的井然有序,能一日三餐不辞辛劳的定点做饭,还能365天全年无休,每天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工作”,这还不伟大吗?要照这个标准来找家政女工,你觉得多少薪酬合适?
所以,李宝莉不招人待见是一回事,她的伟大,也是真的。
电影中,颜丙燕饰演这个角色不单面临着已婚和丧偶两种身份,时间更是横跨十数年,孩子都成人了,李宝莉的背也弯了,头发也白了,但颜丙燕很好的拿捏住了前后的差异。
当初那个和朋友说:“凭我的长相,追我的人不少”的女人,几分姿色,早已剥落。
从丈夫自杀后,李宝莉便挑起生活的重担,重复起马学武沉默的生活,像是一场轮回的报应。
她厚着脸皮去抢男人做的体力活,住在脏乱差的群居宿舍,十年的供养,最终换来的是儿子和公婆的遗弃——他们自始至终都认为是李宝莉是马学武自杀的罪魁祸首。
我记得我当时看电影时开着弹幕,留言纷纷咒骂这个儿子白眼狼。
李宝莉期盼着他们能懂,但这些年来,她只学会了“忍”,却没有学会“表达”,养出这样的儿子,她也有自己的责任。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当马学武向李宝莉提出离婚后,李宝莉把自己的儿子弄哭,拿孩子来威胁马学武回归家庭,这个母亲做的是否称职?可见一斑。
李宝莉不是不爱儿子,但她的付出,始终没有让儿子感觉到被爱。
她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张口闭口就是“婊子养的”和“你他妈的”,她爱儿子的方式就是你负责写完作业,我负责挣钱给你买作业本,她也想和家人多些亲近陪伴,也想让自己的苦衷得到理解,只是她要赚钱,就要和家人聚少离多。可这年头,面子工程不做全,谁愿意理解你的内在?不交流,大家只看得到你的刀子嘴,谁愿意去体谅你的豆腐心?
我们感动自我的牺牲,真的是别人接受的吗?
/ Part 03
“逆风翻盘的人生,在于不破不立”
《万箭穿心》这个奇怪的片名,其实源自风水中一个名词,指的是多条马路汇集与楼下的格局,当时李宝莉的闺蜜一看,就知道这风水不好。
李宝莉最初不信,说什么万箭穿心,马学武这一死,她要扛起整个家,这叫万丈光芒。
而后,由不得她不信,十年来,每天的日子都活在揪心里,连儿子小宝都因为这个房子要和她断绝关系,让她过户后自生自灭。
李宝莉想过争,但最后拿出自己挑扁担的硬气,打包了两件行李便走了。走之前婆婆问儿媳,有没有话想对小宝说,李宝莉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我觉得这段像极对马学武遗书的呼应,他只字不提李宝莉,仿佛这个人不曾存在过他的生命,如今李宝莉也没什么好对小宝说的,母子做到这个绝情的份上,也算是缘尽。
小说里有句话我很喜欢,但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人生是自己的,不管是儿孙满堂还是孤家寡人,我总得要走完它。”
李宝莉如今,一定心中无愧,豪情万丈。
凭借着李宝莉这个角色,当年40岁的颜丙燕拿下华表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伦敦国际华语电影节在内的八个奖项最佳女主角,是名符其实的“八料影后”。
但作为一个女演员,她已然错过了所谓大红大紫的“黄金期”,在她的作品履历中,自2012年以后,也再没有能和《万箭穿心》匹配的佳作出现。
是演员的问题吗?
其实未必。
之前焦俊艳上节目谈到30岁女演员的困境,说她们:“就像一棵菜,被人挑选,嫌你菜叶子老了,嫌你日期不新鲜。”
而四十岁的女演员,除了拼命演少女,还有什么选择?
大s说,现在找她的都是去演“妈”。
柏林影后咏梅接受采访说:“市场上给我们的机会太少了。”
中国不缺好演员,缺的倒是好剧本。
颜丙燕是出道特别早的类型,1994年22岁便主演了第一部电影,三年后拿下金鹰奖最佳女配,但就在她事业蒸蒸日上时,她的母亲病重,此后八年,颜丙燕给自己定下规矩,拍片只接北京周边的戏,避开戏份吃重的角色,尽量多腾出时间陪伴母亲。
八年,就这么过去了,她错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
——像不像李宝莉蹉跎的十年?
但就像李宝莉转身找准自己的人生的路,颜丙燕同样也明白她的演员之路该如何行进。
丰富的阅历,精准的表达。
这么好的演员,只希望有更好的电影,让她能继续万丈光芒。
讨论:你觉得李宝莉的人生悲哀吗?如果重新来过,她会被马学武爱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