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01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启悟”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撰写的一部书。弗兰克尔是经历过纳粹集中营地狱生活的幸存者,也是幸存者中活得最久、成果最卓著的人。
他不但没有被德国纳粹军官在集中营惨无人道的暴行所摧垮,反而以其坚定的意志超越了炼狱般的生活,开创了意义疗法,写出了若干心理学著作,如《活出生命的意义》、《意义的意愿》、《无意识的上帝》、《精神治疗和存在主义》、《医生和心灵》等,尤其是《活出生命的意义》最为读者所欢迎。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作者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探讨意义疗法。
这部作品鼓舞了很多人,也治愈了很多人,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迄今为止,已销售1200万余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其中,哈洛德·库希纳为之写的序言里就有一段话非常引人深思:“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
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弗兰克尔在书中也指出:“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只要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处境的自由,我们就不会一无所有。”看完这本书,心里升腾起了一股力量,也使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后半生。
都说40不惑,但40岁也可能会经历一场中年危机。很多人的情绪都可能会骤然低落,会为日益衰老而担忧,会为被大城市掏空的身体而悬心,还有那还不清的贷款一直是头顶上的一座巨山。
当然了,可能还有一直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为自己带来的可不是“养儿能防老”的幸福和安稳…
读到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之后,你会发现这种感觉绝非一个人所独有,许多高敏感注重生活质量的人都曾经产生过。“从青春的时代,经过了壮年期,一到四十岁的处所,人的一生,便于‘一大转机’相际会。
在日本,俗间也说四十二岁是男子的厄年。其实,到这时候,无论在生理上,在精神上,人们都正到了自己的生活的改造期了。
先前,听说孔子曾说过‘四十而不惑’,但我想,这大概是很有福气的人,或者是蠢物的事罢。青春的情热时代和生气旺盛的壮年期已将逝去的时候,在四十岁之际,人是深思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这才来试行镇定冷静的自己省察的;这才对于自己以及自己的周围,都想用了批评底的态度来观察的。
当是时,他那内部生活上,就有动摇,有不满,而一同也发生了剧烈的焦躁和不安。古往今来,许多的天才和哲士,是四十才始真跨进了人生的行路,而‘惑’了的。这时候,无论对于思想生活,实际生活,决了心施行自己革命的人们,历来就很不少。”
/ Part 02
“40岁是精神走上坡路的开始”
40岁尽管是人生的分水岭,容易产生中年危机,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危”和“机”往往同时并存。危险的过后就是机会的来临,死亡的过后就是新生。
中年危机其实也是命运对你的一种警醒:你的人生时光已经所剩不多,因此要加倍珍惜,不能再糊里糊涂、浑浑噩噩而活,必须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把所剩不多的余年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这种意识使我的人生质量提高了很多:便不再把时间花在沽名钓誉上,不再把时间花在说些言不由衷的话上,不再把时间花在只能获得短暂收益而无长久价值的事情上,而是更多地花在读书写作上。
读书是同高才能高智商的人谈话,读书是用别人的思想丰富完善自己的思想;而写作则是记录自己生命的轨迹、记录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悟。
在40岁前,以为40岁就到了人生的顶峰,余下的岁月就是往下衰的岁月。到了40岁才发现,40岁虽然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但却是精神走上坡路的开始。老天,总是公平的,让你有所失也有所得!
许多人到了40岁就放弃自己的成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人过了40岁,虽然肉体还活着,但精神其实已经死亡,剩下的只是一天又一天动物般地重复过日子而已,所以民间有“人过四十,半截入土”的说法。
其实,生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不管任何年龄任何时段,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成长。青年为前途而奋斗,中年老年应为心灵成长而努力,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应该是不懈学习不停上进的,这样,走向死亡才不至于有太多的哀伤,因为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瓜熟蒂落的终结,只是走向辉煌的谢幕而已!
/ Part 03
“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犹如一条河流:开始时河身很小,夹迫于狭窄的两岸之间,奔腾激越,冲过砾石,飞下悬瀑。渐渐地,河面变得宽阔起来,两岸相距渐行渐远,深广的河水向前流淌得也越发的平缓,最后悄然归入大海,从而毫无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里程。”
40岁是河面变得开阔起来的年龄,虽无青年的激越,但有中年的平和;虽无青年的壮志满怀、豪气冲天,但有中年的成熟、通达与圆融。宋释绍昙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风景,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韵致,如果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等过重的负面情绪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月每天都是人间最好的时节。
其实,40岁人生也可以重新开始,古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古代人寿命短暂,二十七就算是中年了)。
近有摩西奶奶70多岁开始学画,竟然学有所成、名满天下;弗兰克尔67岁还学驾驶飞机,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人,想干什么,什么年龄都能干。
那些望而却步、畏缩不前的人,挡住他们自己的,不是年龄,而是早衰的心!
【本期话题】你怎么看待40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期插图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gA9kHABgx9BqZZI24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