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咸新区五大新城,主体功能及产业规划

2019-11-12   古长安历史

空港新城:

规划范围141平方公里。主体功能是建设西部地区空港交通枢纽和临空产业园。以临空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空港物流、飞机维修、国际商贸、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空港新城规划定位为国家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西部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门户新城。

空港新城以临空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及物流业、临空制造业、国际商贸、高端服务业、临空农业等产业,形成环空港片区和生态片区两大功能区。环空港片区包括空港核心枢纽区、临空产业区和中央商务区三大产业功能板块;生态片区包括生态休闲区、优美小镇和临空农业区两大产业功能板块。

沣东新城

规划范围161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保护区面积13.3平方公里。主体功能是建设西部地区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和体育会展中心。以高新技术为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研发、体育、会展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沣东新城规划定位为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西部地区能源中心和体育会展中心。

沣东新城的产业定位为建设国家统筹科技资源基地,以高新技术和会展业为主,重点发展体育、会展商务、文化旅游、都市农业等产业,形成“一核、多片区”的产业格局:“一核”即以统筹科技资源主要功能的中心地带,“多片区”即信息网络产业园、高端制造业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现代综合产业园等产业片区。

秦汉新城

规划范围291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主体功能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的秦汉历史文化聚集展示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田园示范新城。以生态、文化和商业为主,重点发展秦汉历史文化旅游、金融商贸、总部经济、都市农业等产业。秦汉新城规划定位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化集中彰显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田园示范新城。

秦汉新城以秦汉历史文化旅游、文化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生态休闲、行政商务、总部经济、住宅、都市农业等产业,形成“一带十区”的产业布局。“一带”即依托遗址区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带,“十区”即渭北综合商务区、文化遗址公园区、文化创意展示区、文化体验区、医教研综合园区、研发培训区、塬北综合服务区、正阳商贸区、产业研发区、文教园区。

秦汉新城规划形成“一轴双核、三带四区”的总体结构。 “一轴”:依托秦汉大道形成的秦汉历史文化主轴。 “双核”:渭河北岸休闲商务核心和大遗址生态核心。 “三带”:渭河生态景观带、帝陵遗址风光带和泾河生态景观带。 “四区”:指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塬北综合服务区、周陵新兴产业园区和远景拓展区。

沣西新城

规划范围143平方公里,其中遗址保护区面积8.6平方公里。主体功能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兴产业基地和综合服务副中心。重点发展信息技术、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行政商务、都市农业等产业。沣西新城规划定位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综合服务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沣西新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重点发展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行政商务、文化旅游、都市农业等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分为二十二个功能区,按产业门类划分形成十一类产业区,即中心商贸服务区、国际文化中心、人居产业区、教育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健康产业区、信息产业区、节能环保产业区、都市农业休闲区、新材料产业区、都市休闲区。

泾河新城

规划范围146平方公里。主体功能是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循环经济园区。以低碳产业为主,重点发展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业、测绘、新能源等产业。泾河新城规划定位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北部中心,高端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地理信息产业基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泾河新城以低碳产业为主,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测绘、新能源、现代物流、创意产业、都市农业等产业,建设“445”产业板块空间体系,即4大农业板块、4大工业板块、5大服务业板块。

  “4大农业板块”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都市庄园经济区、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和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

  “4大工业板块”为:高端制造产业园、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中国原点地理信息产业园和节能环保循环产业园。

  “5大服务业板块”为:中央商务服务区、文化创意产业区、现代科技研发服务区、田园物流服务区和滨河文化休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