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长肉就是长脂肪变胖,有一种小肉肉比让人变胖还可怕!它就是息肉。息肉经常骚扰胃部和大肠,乖一点儿的息肉属于良性,增生、恶化、癌变率低;喜欢捣蛋的息肉就很恐怖了,它们恶变几率高,据专家统计,90%的肠癌都是恶性息肉导致的。
怎样预防胃肠息肉呢?内镜检查是直观方法。当发现息肉后,多数人会选择切除治疗,但是息肉好像野草般切不尽,总会再长出来。该怎么办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京城名医堂专家委员会委员冯春祥主任治疗过此类患者:
2018年,一位60岁的患者找到冯春祥主任,他的情况时癌胚抗原高,最高值能达到14!癌胚抗原的临床意义在于癌症的辅助诊断,它属于体检中肿瘤标志物的一种。癌胚抗原数值越高癌变几率会相应增加。正常情况下的癌胚抗原数值应该在<5.0ng/ml。
患者表示,自己做过两次胃肠息肉切除手术,他从中发现一些端倪,每次长息肉的时候,肿瘤标志物会升高,切除后就会下降。这是他经过两次切除手术后,肿瘤标志物又一次升高。所以,患者求助冯主任用药降低他的肿瘤标志物。
冯主任在了解详细情况后,给患者开出了一方中药。患者经过2个半月的中药治疗,肿瘤标志物数值恢复了正常。
息肉如野草,标本兼治效果好
冯主任用了什么妙方治好了患者呢?冯主任说到:胃肠息肉像野草般除不尽,每次切除并不代表痊愈,它会根据身体情况再生长出来。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调理,才能抑制息肉生长。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息肉只是“标”就像树叶,病根是“本”就像树干。将树干连根拔除,那么树叶就无法长出了。这就是治病必求于的原理。
这位患者做息肉切除手术只针对了“标”,没有找到病原“本”。故此,切除后息肉仍然会长出来,而长出来的息肉引起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冯主任开出的药方专为治本,患者持续服用后,引起息肉的病根被消除了,息肉失去生长动力无法再生,肿瘤标志物也就恢复正常。
健脾治本,消结治标,标本兼治才能消除息肉
冯主任开出的方剂是:健脾消结汤。
“健脾治本”药材功效:
茯苓:健脾、祛湿、利尿、消肿。
白术:健脾补气,祛湿、利尿。
半夏:消脾散结、化痰除湿。
土茯苓:解毒、祛湿。
“消结治标”药材功效:
白僵蚕:化痰、散结。主要用于散息肉、结节。
蜂房:攻毒止痛、散结。治疗痰核、瘰疬等肿块,包括胃肠息肉。
全蝎:攻毒散结。治疗癌症、息肉一类疾病。
冯主任提醒到:这几种只是主药材,具体用药还要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体质,采用相应药物加减进行治疗。
息肉可以发生在多个不同部位,具体病因尚未确定。多数专家认为,慢性刺激是产生息肉的原因之一。良性息肉也存在癌变几率,只是相对恶性息肉来说较低而已;恶性息肉癌变率高。如果发现肠胃不适,有疼痛、痉挛、堵塞等情况,一定要做内镜检查,及时确诊是否有息肉,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