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不想癌变这么做

2019-08-26     肿瘤大医生

#超能健康团# #清风计划#肠息肉是局部肠肠黏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黏膜隆起样病变,本病以结肠和直肠息肉多见,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更多见。肠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两种。非腺瘤性息肉通常不会癌变,定期观察即可。而腺瘤性息肉容易发生癌变,研究表明,95%以上的大肠癌来自腺瘤性息肉。从小息肉到大息肉,再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最后是息肉癌变。一般来说,息肉越大,恶变风险也越大。当腺瘤性息肉长到1~2厘米,癌变几率为5%;长到2厘米以上,癌变几率就增长到25%~50%。据最新的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平均在5~15年。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息肉的蛛丝马迹,及时就诊并及时治疗便可以消除后患。

那肠息肉都有哪些表现呢?

一般情况下,当出现肠息肉时,在如厕时可能会有以下几个表现。

大便形状异常:息肉在肠腔内凸出生长,会阻塞粪便排出,导致排出的大便变细。

便血:肠息肉最容易出现便血,注意与痔疮的便血相区分,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颜色为鲜红色并附着在粪便表面。而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混在大便中间,颜色通常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多为息肉表面破溃所致。

大便习惯改变: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以及不明原因的腹泻,可有里急后重感,有时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若是持续一周以上的便秘和腹泻,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腹痛:随着肠息肉的逐渐增多或长大,会阻塞肠腔,导致大便无法排出,患者会出现腹痛,有些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胀气等表现。

患者若出现以上几种症状,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肠息肉如何确诊?

确诊肠息肉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为结肠镜检查,不仅可以观察到大肠表面有无息肉、溃疡、肿瘤等改变,还可对息肉疑似病变组织进行取样,送病理观察,明确肠息肉性质。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案。

肠息肉虽然可以轻易被摘除,但也很容易复发。所以要做好定期随访工作。

那如何做好随访呢?

一般认为单发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1年之后复查1次,如果肠镜下未发现新的息肉,则每3年复查1次。假如是多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或息肉的直径>2厘米并伴有异型增生,3~6个月内复查1次,检查的结果如果是阴性,就改为1年后再复查1次,连续2次检查结果都是阴性,就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1次。保险起见,息肉切除后的随访不能见好就收,一般建议随访时间至少15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uLX1WwBJleJMoPMUAms.html